第一百九十六章许昂 (第2/3页)
属文之名,向李世民荐举这个许昂。还算靠谱些,看在许敬宗曾亲自登门拜访,又托了苏定方的关系的份上。就给他一个顺水人情吧,而且许敬宗这今后起之秀,以后肯定也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
翌日,富阳县的一干官胥得了潘求仁的。丁嘱,果然没有再像昨日那样一窝蜂地涌到驿馆来。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李元婴知道这肯定是昨夜潘求仁落在后边面授机宜的结果,也乐得如此,在许诌的向导下,开始了富阳县之旅。
经过几天的观光及查访。李元婴一行人来到一斤小与富阳县城比起来,也一点都不逊色的小镇子前面。看着高耸的城墙,李元婴诧道:“这就是新城镇?”心说这城墙修得好像不比富阳县城矮多少。
潘求仁颌答道:“回滕王殿下,这里本是新城县的县治所在,只是武德七年先皇省并州县的时候,将新城县并入富阳县中,所以这个镇子自然要比其他镇子来得大的多”。
“原来如此”。李元婴释然道:“许阁老的府第应该就在前面这个镇子里面吧!”
许诌连忙禀道:“许阁老乃许氏一族的族长,虽然如今在京中任职,不过在新城,也还是留有府邸的!”
“那好,许老丈,你前面带路吧!这次来新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来看一下那个刚刚回乡的许阁老长子许昂!”李元婴说着转头朝薛仁贵笑笑,如果不是薛仁贵的提醒。他还真把许敬宗的事情给抛到姥姥家。
薛仁贵当然知道李元婴的笑容是什么意思,顿时也有些窘迫,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因为私事请李元婴帮忙。若非如今的朝臣中间,许敬宗是他老师苏定方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薛仁贵也不会放下脸来,痛痛快快地奉献出他的第一次。
潘求仁谄笑道:“许阁老幼年即以文翰显,享誉江表,后又与房相公、杜相公等人并称为“十八学士”许大郎家学渊源,想来应该不会让滕王殿下失望
李元婴赞同的点点头,心里暗道,虽然他从前世就知道了许昂还有些小有能,但是“家学渊源”这四个字可不一定可靠。古来虎父犬子的例子海了去了,而且“护儿儿作相,世南男做匠,文武岂有种邪?。这句话就走出自许敬宗之口。
当然,这句话李元婴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说出口,毕竟来护儿那两个儿子来济和来恒,现在还都没当上宰相呢。
※※
虽然许诌如今住在王洲乡,不过看起来他平日里也没少往这个新城镇跑,进到镇子里面,还没有走上几步,许诌就遇上了熟人。
个穿着玄色缺胯衫的中年汉子看着李元婴一行人前呼后拥地走进镇子,迟疑了半天。还是揉揉眼睛走上前去,看着许诌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是四郎?”
许诌行四,亲朋好友之间自然都是以“四郎。相称,不过今天的四郎可不比往昔,许诌本就是一个只有四十六岁的中年汉子,只是因为这些年在王洲乡被贡插所累,日子过得太苦,才显得像一个六十四岁的老头儿。而跟在李元婴身边当向导的这几天,李元婴自然不会亏待了他,精气神养足了。再加上让在宫里那些老太监手下培多年的郭迁好好拾缀一下,换上一身干净整齐的稠袍,登时就像换了个人儿似的。也难怪这个熟人在看了老半天后还是没敢确定。
许诌见到来人大喜,退回一步,对李元婴悄声道:“滕王殿下,前面那人正是许阁老留在新城那座宅院的管事之一,名唤许慎!殿下,是不是让许慎前面带路?。
那许慎也注意到了许诌身边那个器宇轩昂的少年郎,顿时心里一跳,他是许敬宗留在新城的几个管事之一,哪能不知道他们家小郎君这次突然从京师回乡是什么目的,而这几天,可不就是滕王殿下驻留杭州的时间吗?他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