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祥瑞 0 (第2/3页)
治的小声嘟囔虽然声音不大。但近在咫尺的张天水岂能听不见,而且李元婴也是摆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张天水顿时就急了,连忙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听刚才那个钱塘县主缘称,有青龙在淅江入海口处出没不仅当时在岸边的那些乡民看见了,而且还有一人!”
“谁?钱塘县令吗?”李元婴不屑地说道。嘉瑞出现在钱塘县,那就是他的政绩,恐怕就算是一条小青鱼,也能被他给忽悠成一头大青龙。
张天水拱手道:“不是钱塘县令。而是监察御史刘仁轨!殿下本来是命令刘御史代殿下黜涉盐官、富阳两县,所以刘御史从盐官县回来后便折返往富阳县赶来,结果却在路经淅江入海口的时候巧遇那头青龙!”
“什么?刘仁轨!他也看到那条青龙了!”李元婴顿时就有些失态。别人不清楚刘仁轨,李元婴却走了解得很,在自身操守方面绝无问题,绝对不可能被钱塘县令所收买。就连当年的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见到刘仁轨都虚得很,哪是一化品小县令所能收买的。呃,虽然刘仁轨后来在拜相后也有过党同伐异的污点,但这也只能说明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譬如网烈耿直如褚遂良。在历史上也同样有过谗死刘泊这个污点。
而王安石、张居正等等这些光耀千秋,名垂青史的改革家,也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李治更是眼睛大亮,他和李元婴一样,钱塘县官员的话,他自然是不信的,但是刘仁轨那就两说了。急忙问道:“刘御史他也已经过来了吗?”
张夭水摇头道:“这倒没有,刘御史现在应该还在钱塘县,只是在现嘉瑞后,钱塘令立刻就让钱塘县妾簿乘轻舟前来禀报。”
将事情大体都告知李元婴和李治后!张天水这才现潘求仁还跪在李元婴的面前,不过却一脸傻笑,涎不痴的样子,连口水已经流到嘴边还一点未觉,忍不住碰了碰他的肩膀小声提醒道:“潘使君,醒醒。快醒醒!”心里对潘求仁更是低看,只是天降祥瑞而已,这就惊得在两位殿下面前失态了,心境连滕王府中那些入宦没有多久的各曹参军事还不如,也不知怎么当上杭州刺史的。张天水哪知道,潘求仁在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里就经历了大喜大悲,现在心里正浮想联翩呢。
“啊?哦!”潘求仁被张天水这么一碰,才将那已经不知想到什么地方去的思绪给收了回来。不过刚才做着美梦的潘求仁哪知道那会儿的时候两位殿下和张天水之间都说了些什么,虽然重新回到现实中,但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显得更加尴尬。贡楠的事情,既然滕王殿下都不说了,潘求仁当然也不会自虐般又提起来,而关于嘉瑞,他刚才听到淅江出海口有青龙出没后耳朵里就再也听不进东西了。
张夭水作为滕王府司马,而长史卢承庆只是挂名,自然是由他负责打点滕王府上下一切,当然也生着一颗七窍玲珑心。看到潘求仁这副茫然的模样,张天水心里也猜到了大概,虽然有些不屑,但还是冲他善意地笑笑,给他解围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不知两位殿下是否起程返回钱塘,听刚才钱塘县主落说,那条青龙在他离开钱塘前还没有消失,包括钱塘令在内的杭州州衙和钱塘县衙这两斤。衙门的官员胥吏以及钱塘县的百姓们也全都赶到淅江入海口那边去观看嘉瑞了!”
惭?难道还真有青龙”听到这李元婴也不禁失声叫道。
“青龙还没有离开吗?”李治虽然感到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惊喜。立马就跳了起来,连忙道:小皇叔,那我们还等什么,快点回钱塘去吧!反正这里到淅江入海口是顺流而下,再换乘那个钱塘县主簿带来的轻舟,回到钱塘也不过须臾的时间!”
潘求仁也是感激地看了张天水一眼,拱手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说的是啊,天降嘉瑞,青龙现世。这可是千年难遇的胜景啊!既然青龙依然在淅江口徘徊而没有离去,那殿下若是不亲眼见见,岂不终生遗憾!”
“这个李元婴还是有些迟疑。说心里话,听到张天水这言之凿凿的话,他还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龙这种东西。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而放下王州乡的事情跑回钱塘去并非李元婴的作风。
王洲乡!李元婴顿时心里一跳。对啊,因为这个样瑞,他压羔北把蓬洲乡的贡橘给立记了力玄又重新把目米转移到凡。…身上。不过现在许诌的表情跟刚才潘求仁也没什么两样。杭州刺史、滕王殿下、晋王殿下,这一类的人物在许诌看来虽然平常绝难看到,但毕竟有迹可循,可是像这种青龙、白虎之类的东西,就不是想见就能见到了!
李元婴心里低叹一声,转而对潘求仁道:“青龙的事情等等再说,潘使君,你先跟某讲讲这王洲乡的贡插是怎么一回事?”
潘求仁一愣,没想到滕王还真的就抓着贡插不放。心里不禁暗骂,你一个高高在上的亲王,又哪里会知道我们这些底下件官的苦楚!虽然严禁王洲乡的“富阳插”往外贩卖这道符书是前任富阳令郭文清下的。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既然入了仕途,无非就两种愿望,一个是升官财,另一个就是青史留名,试问又有谁不想像沧州刺史薛大鼎那样为百姓传颂!如果不是没有法子。某又何必甘愿被王州乡的百姓戳脊梁骨而不废除这道禁令!
不过潘求仁心里骂归骂,嘴上可不敢这么乱说话,虽然他现在有天降嘉瑞这个护身符,但是对于滕王李元婴,当然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淅江口青龙现世固然能够让圣人一时记着他的名字。但是天下官员何其多,再过几年估计也就忘了,谁知道滕王殿下会不会再几年后还把他给记在心上。
听到“贡插”这两个字后,许诌也条件反射般地回过神来,看到滕王殿下在闻得天降嘉瑞后还能记的他们王洲乡的事情,心里更是感动。连忙道:“滕王殿下,比起天降嘉瑞,青龙现世小民这里的事情只是毫末之事而已,殿下还是先回钱塘去吧!小民虽然见识少,但也知道青龙现世乃是旷古奇观,如果殿下甩为小民的毫末之事而耽误了殿下的大事,那就是小民的罪过了!”
潘求仁暗松一口毛,算你这泥腿子还算识时务!
李治也拉着李元婴的手焦急地说道:“是啊小皇叔!雉奴曾闻东海广德龙王就是青龙神,而这条青龙既然出没于淅江的入海口,也许就是那个东海广德龙王呢!要是去得迟了,说不定这条青龙就游回东海去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连东海广德龙王都出现了!这会儿李元婴也想明白了,刘仁轨自然是不可能说谎,而这条所谓的“青龙”又是青色的。而不是红色、黄色这些特殊的颜色,想来应该是一条大青鱼,被他们给误认为是青龙了。
李治接着又道:小皇叔,反正这里离钱塘不远,回钱塘后再过来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这王洲乡的贡楠有什么事情等那时候再解决也不迟啊!”李治虽然不知道李元婴是为了什么而对潘求仁大为光火,但刚才也听到了李元婴对潘求仁说到“贡搞”二字。
李元婴心里也知道青龙、白虎这一类的东西对李治,甚至是张天水、薛仁贵他们的诱惑力都是很大的,他也不想太过拂了李治的意,而且李治说的也不错,现在又不是“富阳插”收成的季节,这事情等去了回来再解决也不迟。只好勉为其难道:“那好吧,我们先回钱塘县,某倒要看看这条青龙是怎生的模样!”
李治顿时喜上眉梢,喜滋滋地拽着李元婴就要往河畔上走。李元婴很困难地回头对许诌道:“许老丈不必心急,贡插的事情某会记在心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某也会很快回来的!”
“小民替王洲乡的百姓谢过滕王殿下了!”听到李元婴临行前还不忘承诺,许诌心里面顿时暖洋洋的,在后面喊道:小民恭送滕王殿下,晋王殿下,潘使君!”
※※
回到河边后,李治着急回钱塘去。自然就把轻舟上包括那个钱塘县主菏在内的所有人全都给赶到大船上去。于是李元婴便和李治、薛仁贵、张夭水、潘求仁等乘坐那只轻舟,至于操桨掌舱的人,当然就是宋孝杰了。
虽然没有两岸猿啼,但小船儿沿着淅江水顺流直下,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也乙经过了万重山。
看着宋孝杰坐在船尾一边掌舵操桨一边唱着带有吴腔的渔歌,李元婴不禁触景生情,宋孝杰和宁飞本都是扬州的渣家子弟,后被李贞召为越王府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