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再下江南 (第3/3页)
道我们不能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让五溪蛮永远效忠于大唐吗?雏奴尝读史书,曾经看到过蜀汉时的诸葛武侯在征服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号为无当飞军,难道我们不行吗?”
“椎奴是说将那些五溪蛮都迁徙下山,另择地安置吗?”李元婴微微一顿,摇摇头道:“维奴可记的当年东突厥归降后,你父皇就曾经将他们安置在河南各地,而今不是又立李思摩为突厥可汗,让他们重新回到漠南草原去了!虽然小皇叔也不清楚椎奴此策对于五溪蛮来说有没有效果,不过小皇叔却知道,既然你父皇已经下诏重建东突厥汗国,那他就绝对不会再采纳雏奴此策。椎奴如果想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那咳咳,这话可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就有教唆的嫌疑了!
不过饶是如此,也让旁边的刘仁轨脸色大变,连忙告退,逃似地回到船舱去。李治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弘文馆的考核,脑子当然也不迟钝,又是从小看着他那些兄长们你死我活地争宠长大的,看到刘仁轨那慌慌张张的模样后,随即也就明白了李元婴没有说完的话,顿时就有些惊疑不定。
虽然此后几天,始作俑者李元婴就像什么都没有讲过,什么都没有生过一样,以前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但李治的心里却还是多了一重心事,安静了不少。直到他们的大船停靠在浇陵渡口,李治才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不过他心里面是怎么想的,除了他自己外,谁也不知道。李治没说,李元婴也没有问。
“卑官辰州刺史辛行处参见滕王殿下,阎侍郎!”辛行处昨日就从朗州刺史那里得到李元婴再临的消息。早早地就在渡口等候着了。
也许是因为辛行处因为李元婴的原因与田焕璋搭上了关系,使得他对麻阳峒的忧虑少了不少,几个月不见。李元婴现今天的辛行处比以前精神多了。李元婴对这个辛行处的印象当然不错,在京师的时候也曾向李世民荐举过,可惜他时运不济,不管怎么说李元婴都是在辰州境内遇刺的,虽然不是他的过错。但李世民还是因为李佑的事情而有些迁怒于他,没有贬谪他已经是看在李元婴为他说话的份上了。
不过李元婴对辛行处还是有些愧疚的,如果不是当初他让辛行处和齐行善连名证实梁猛彪的事情,也许李世民并不会迁怒于辛行处,指了指旁边微笑道:“辛使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当今九皇子晋王治。而这位是接替李义府监临某黜涉江南道的监察御史刘仁轨。刘正则!”
九皇子晋王治?辛行处有些错愕。不禁暗暗叫苦,辰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突然成梧桐树、凤凰窝了。滕王这还没有走呢,又跑来了个亲王,而且还是一个皇子,
几个月前的那一次李元婴遇刺。早已把辛行处变成了惊子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