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穿绳 (第2/3页)
头,冷冷地说道:“你们的儿子都在上面呆着,管引以的嘴只!”说罢也就没理会徐斯文和刘铭彰。带着他下擦身而去。
“刘赞府,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徐斯文顿时就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铭彰抬头看着远处的黄鹤楼。摇摇头道:“我们还是先上去再说吧!”
※※
“啊徐元我儿!”气喘吁吁地爬上黄鹊矾,徐斯文一眼就看到了斜斜地躺在大青石旁边的徐元。立刻就哀嚎地扑了上去。
刘铭彰当然也看到了同样模样的他儿子刘长恭,不过刘铭彰却是先用手指探了探距离他最近的魏岿然的鼻息。现魏岿然还能喘气后,刘铭彰这心里也稍稍地安定下来。重重地在魏岿然的脸上拍了几巴掌,见他依旧未醒,刘铭彰又使劲地将他摇了几下,这才让魏岿然呻吟两声,微微睁开双眼。
听到魏岿然的呻吟声,脸色铁青的徐斯文也就弃了他的儿子,将蹲在地上的刘铭彰撞开,摇着魏岿然的肩膀急声嚷道:“魏少府,岿然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魏岿然本就重伤在身,被徐斯文这么一摇晃,疼痛得差点就又昏死过去,咬着集关低声道:“徐明府。快,快点去渡口截下李元婴,否则我等身家性命不保矣!”
徐部文呆了一下,马上刻让刘铭彰屏退左右,压低嗓子,声音颤抖地问道:“果真是滕王李元婴?”
魏岿然眼睛一闭,惨然笑道:“岿然也希望不是李元婴,不过,唉”。马上又睁眼急道:“徐明府,快点去截下李元婴,岿然见过他身边有两个护卫都是身着船工的衣服。所以他们势必走的是水路,快去渡口,若是让他们离开武昌”话未说完,就又昏死了过去。
“怎么办?”刘铭彰声音有些寒。
徐斯文将魏岿然放下,又朝他儿子身上瞥了一眼,咬牙道:“还能怎么办?追!”
“那网,才那个董君彦呢?”
刘铭彰轻轻地一句话就又让徐斯文的心跌落谷底。是啊,刚才他们在半路上可是碰上了江夏王帐下的振威校尉董君彦,追截李元婴或许容易,但是董君彦,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虽然他是武昌令,但武昌县也是在江夏王的治下,谁知道江夏王的人在武昌县会有多少。
不过很快徐斯文就抬头道:“刘赞府,你刚才也听到董君彦对我们所说的话了吧”。
“让我们管好我们的嘴巴?”刘铭彰迟疑道。
“不错!董君彦身为江夏王帐下的振威校尉,却穿着一身皂隶的衣服出现在武昌,难道你不觉得可疑吗?。徐斯文阴阴地说道。
由于刚才被徐斯文重重地摇了几下,这时徐元也幽幽转醒,低声呻吟道:“父亲!”
徐斯文顿时就扭头看去,喜道:“元儿,你总算是醒过来了”。
徐元有气无力地点点头,疑问道:“父亲,孩儿刚才隐隐约约好像听到父亲提到董君彦的名字?。
“徐贤侄也认识这个董君彦吗?”刘铭彰讶道,记得刚才好像连徐斯文都不认得董君彦吧。
徐元心知刚才恍惚中听到的对话并不是幻听,连忙说道:“父亲、刘世叔!你们放心去追截李元婴吧,那个董君彦孩儿虽然不认识,但也知他是世子心腹之人,有世子在,他是不会泄露出去什么东西的。”
所有人都以为徐元和江夏王世子李景恒是在徐斯文转任武昌令后认识的,不过徐斯文却清楚地知道,他之所以能够调离岭南道,而且还能转任武昌这样的紧县,全是因为他儿子与江夏王世子早有交情。见徐元说的如此斩钉截铁,徐斯文迟疑道:“元儿,你和世子”
徐元摇摇头道:“父亲,这个以后再说不迟,若是今日让李元婴离了武昌,那我们徐、刘、魏三家均有灭门之祸!”
徐斯文脸色凝重地点点头,留下几个随从把徐元、魏岿然他们送回去。然后就和刘铭彰立刻又马不停蹄的往渡其方向追赶。虽然等到他们赶到渡口的时候,李元婴等人早就不见了踪影,但是刚才李元婴那一行人手持兵刃,一身是血地出现在渡口。想让人忘记都难。渡口上的那些受惊的船工、水手们听说官府正在捉拿江洋大盗后,立刻就为徐斯文、刘铭彰他们指明了方向。
徐斯文顿愕,奇道:“刘赞府。你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不准备去江夏吗?”
刘铭彰又找来一个船工详细地询问了李元婴所乘的那条船的外貌后。顿时释然,笑道:“徐明府,您认为这种小船逆流而行能跑得了多远?呵呵,他们自然是要扬长避短了。”并取来纸笔按照刚才那个船工的描述快地将那艘小船的外貌画了下来,递给那个船工修正。
从在县衙接到周八的报告后就一直是愁眉苦脸的徐斯文这时也第一次有了笑容,领冷笑道:“原来是一条小船耳,看来船上划桨之人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