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出发 (第2/3页)
“玄成公慢行!”众卑拱手道。
李元婴当然也还得跟这些朝尤诸机械式地辞凶才苏定方、李道裕等直跟见门…婴旁边。侯君集自然是不会过去凑没趣。这会儿工夫也就和李元婴多说了几句。至于武照,则被他的舅耸杨师道给拉到一边去小心,丁嘱了半天。
李承乾轻轻把手一扬,贺兰楚石立负会意,捧着一面摆着四个酒杯的托盘恭敬地走到李承乾面前。李承乾抖了抖衣袖,先拿起其中的一杯,举上头顶,深深地看了李元婴一眼,然后笑容满面地说道:“承乾祝玄成公、滕叔、叔王妃一路顺风。早日归京!”
贺兰楚石也马上把托盘一一递到魏征、李元婴和武照的面前,“谢太子殿下!”李元婴双手端起酒杯仰头饮尽,他现在这斤,江南道黜涉大使的头衔可是多亏了李承乾的帮忙,这点面子当然是要给的。
收好贺兰楚石让他转交给贺兰安石的家书后,李元婴的车驾紧跟在魏征身后驶离了瀚桥。坐在马车上。武照掀开幕帘朝窗外看了一会儿,可惜窗外的景色全都被那些身着玄衣的滕王府亲事们给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因为有过一次前车之鉴。所以薛仁贵这回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滕王的马车自然是他的重点保护对象。
武照顾时就有些兴致索然,突然转头问道:“殿下,您是不是对那个上官仪有些不满意啊?”
正在闭目养神的李元婴微微一怔,睁开眼睛看着武照那张精致的脸蛋儿,奇怪地笑问道:“照娘。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照嫣然一笑,温顺地将脸贴着李元婴的肩膀,轻声道:“刚才儿看到殿下听到维奴说皇兄诏上官仪为晋王侍读后,殿下的脸上似有些不快呢”。
李元婴愕然,他刚才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吗?摇摇头笑道:“不满意倒也不是,说来我在弘文馆那半年的时间,也多得上官仪的帮助。不过也许是因为我上次所作的那两诗风格上与上官仪的宫体诗迥然相异,而且又得到了虞公的推崇,使得上官仪可能觉得有些脸上无光吧,呵呵,自从上次送安石兄离京后,就感觉上官仪对我的态度好像冷淡了许多,连当初我从弘文馆业成的时候请他赴宴都被他给婉拒了。想来想去,估摸着也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武照听了缘由后也有些不可思议,但随即不屑地说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上官仪虽然才高。但诗作婉媚,为人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风骨,一小人耳!还嫉妒殿下呢,也不想想他能作出像“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太玄经?。这样慷慨豪迈,意境深远的诗句吗?”
听了武照对上官仪的评价,李元婴也有些好笑,他知道历史上上官仪就是死在武照的手中,却没想到武照现在就对上官仪没什么好感了。
接着武照又蹙了蹙眉小声道:“殿下!既然上官仪对殿下有所不满,而今他又被皇兄召为晋王侍读。那殿下,”心里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殿下对他不可不防啊!”
见李元婴那惊讶的目光,武照顾时就有些惶恐,不知殿下心里面会怎么看她呢?
看着武照那跟热锅上的蚂蚁似坐立不安的样子,李元婴不禁莞尔,武照就是武照啊,没想到这么快她也想到这一层上去了,笑道:“何以见得?。
感觉到她夫君眼神里的一丝鼓舞。武照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地笑道:“殿下,那儿就班门弄斧了!儿虽然是妇道人家,但也能看出如今东宫的地位并不稳固。皇兄诸子中,除了太子以外,同为皇嫂所出的魏王李泰和雉奴也未必没有继承大统的希望,而嫡出三子中。与殿下关系最好的无疑是维奴。魏王李泰自不必说,虽然魏王府长史杜楚客自上任后就一直对殿下曲意逢迎,不过以李泰的性格,也许表面上能够忘记韦挺匹夫被贬这件事,但心里若说不介怀,想来也没人会相信。”
“不错,其实杜楚客又何尝不知道,他之所以如此无非也就是一条离间计而已!”李元婴淡淡笑道。要说上次杜楚客携李泰亲自登门拜访。又是感慨又是求字的,还癫狂了一把,确实是把李元婴给弄得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紧接着,在他大婚的时候,出身魏王党的崔仁师又备了一份丰厚的贺礼。大婚之后小外甥柴令武更是恢复了因韦挺被贬而中断了几个月的来访。直到赵苹和贺兰楚石来看望武照的时候假装不经意间间起柴令武之事,李元婴这才洗然大悟,原来杜楚客这么一番瞎折腾,也是在玩他侄子杜荷玩剩下的,想要挑拨他和李承乾之间的关系呢。
虽然杜楚客、柴令武他们是忙得团团转,不过李元婴却不以为意。一来杜荷就曾经玩过这么一手,致使滕、魏两王就此失和,矛盾甚至摆到了明面上。不可否认,杜荷那一招借力打力的离间计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