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敞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四章 敞言 (第2/3页)

脸色更是阴晴不定,踟蹰犹豫很久才拱手说道:“殿下说的不错,两年前务挺随家严进京后,柴二郎就多次向务挺表示可以将务挺荐举给魏王,不过都被务挺给婉言拒绝了!”

    程务挺把话敞开后,李孝逸也不再藏着捏着了,小声道:“自从圣人从洛阳宫回来,随便找了个由头就将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杜正伦给远远地贬到岭南后,谁都看出如今太子的储位已经很不稳了。而圣人特诏魏王府置文学馆,由魏王自引学士,更是让魏王周围集中了一大批饱学之士。”说到这里,李孝逸顿了顿,转头看向李元婴,“二十二郎,不说旁人,就是今早在弘文馆讲课的萧德言,其实也可以算是魏王的人。

    李元婴点头道:“不错,如今几乎满朝都以为魏王可以取而代之,恐怕就连太子也是这样的心思。某和孝逸从兄不想牵扯进去那是因为身为宗室之人,无论哪个新皇登基,对我们既无好处,也无坏处,但是程郎君又为何要拒绝魏王呢?”

    程务挺道:“既然殿下对务挺推心置腹,务挺当然也要坦诚相待。不错,从现在看,与魏王相比,太子殿下身上的圣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太子毕竟是太子,国之储君,岂能轻言废立。退一步说,魏王即使登上了储位,如今圣人春秋鼎盛,说一句犯禁的话,谁又能肯定魏王不会是下一个太子呢!再说,大丈夫当谋国,务挺之道在于沙场扬威,何须像小人一般谋身!”

    “好一个大丈夫当谋国,壮哉!”薛仁贵忍不住叫道。原先他虽然接受了程务挺的挑战,但是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这句“大丈夫当谋国”却让薛仁贵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李元婴也暗道,这程务挺却有几分血性,不愧是以后威震突厥的名将。

    萧钥虽然一直低着头,不过眼睛里的余光却始终没有在李元婴身上离开过,虽然琢磨不透滕王殿下心里是什么意思,不过听到程务挺和梁郡公都先后说出心里对太子和魏王之争的看法,他这个滕王府帐内府典军也只好咬牙说道:“曾经坊间流传过这么一种说法,圣人认为函谷道的刺客可能和太子有关,因为没有确切证据,所以只是贬了太子左庶子杜正伦。”话刚说完,萧钥心里没由来一跳,滕王殿下突然间推心置腹,莫非是想将自己收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