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换推制 (第2/3页)
李泰那一边。
难道……难道说因为杜正伦被贬,以及每次圣人每次教育太子殿下的时候都是以滕王为例,使得太子殿下数次在东宫中扬言一旦继承大宝就要将李元婴碎尸万段的这个隐秘泄露出去被李元婴知道了……应该不大可能吧,记得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之人啊!不过以殿下那冲动的性格,盛怒之下也保不齐会在其他人面前胡言乱语的。
想到此杜荷暗叹一声,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先贤之语果然至理名言也!只可惜他不能早看穿太子殿下的性情,如今他杜荷要想再从太子的这条船上下来,已是不可能的了。
李元婴并不是杜荷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道他仅仅是往福临楼这么一站,就让李承乾的左膀右臂之一杜荷差点生出要从太子集团中脱离的心思,不过李承乾对他不满的传闻,他确实是略有耳闻。
“你就是郭孝恪?”早就决定置身事外的李元婴可不理会柴令武和赵节那两个外甥的争吵,却对眼前这个太府少卿颇感兴趣,眼睛在郭孝恪和薛仁贵的身上瞄来瞄去。把郭、薛二人看得浑身不自在。
薛仁贵见滕王殿下眼神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忍不住问道:“殿下觉得礼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李元婴这才收回心思,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郭少卿,想来路上你也应该了解不少情况了,柴令武和赵节两人间的争执既然是生在西市,那就由你们太府寺处理吧,原本我只是让萧钥去请来西市市令,没想到他却把郭少卿都给请来了!”心里却暗笑,不妥之处当然没有,已经见惯了历史名人的李元婴现在对郭孝恪也没有原来的新鲜感了。不过只要是稍微了解过薛仁贵生平的人都知道,薛仁贵平生只打过一场败仗,就是那场几乎让薛仁贵身败名裂的大非川之败。而这场初唐最大一败其中有个重要的败因就是给薛仁贵选了一个草包副将,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虎父犬子的笑话。至于这个草包副将的名字李元婴自然是看过即忘了,但是他却清楚地记得那个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