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同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同学 (第2/3页)

观十一年,距那个传说中的有唐一代第一才女上官婉儿出生还有至少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上官仪临走前,他还是忍不住拉住上官仪的衣袖,小声问道:“游韶兄,不知令郎现在年岁几何啊?”

    上官仪一脸不解地看着李元婴,诧异道:“滕王所谓何事?犬子庭芝,尚在襁褓之中,莫非有人冒充仪的子侄?”

    “游韶兄不用猜疑,元婴只是觉得游韶兄姿质伟岸,若是还没有婚配就好了,元婴还有几位待嫁的皇姐呢!”李元婴打了个哈哈,难道说我正惦记着你那还没出生的孙女吗?说出来上官仪也不信。

    “不敢不敢!”上官仪老脸一红,马上落荒而逃。上次永嘉公主与其侄女婿,侍中杨师道相公之子杨豫之私通,结果事情败露,被永嘉公主驸马、右卫将军窦奉节现,一怒之下派人把杨豫之抓到地牢中折磨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后一刀将其宰了,这件事可是让陛下和杨相公丢尽了脸面。也是窦奉节背景不差,乃是前右卫大将军、洛州都督窦轨之子,算起来和当今陛下还是姨表亲,闹出这种事情才没有受到太大的责难,只是为了平息杨相公的丧子之痛,陛下将其贬为秦州都督。如果是他遇到这种事情,可就没有窦奉节那种待遇了,所以对于李唐皇室的公主,那还是敬谢不敏了。

    李元婴自然不知道上官仪心中的腹诽,还以为他不好意思,也不以为意,随手拾起一卷书,缓缓将其在案几上展开,立刻迎面扑来一阵墨香。现如今,经过南北朝碑石拓印的流行,虽然民间已经渐渐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不过由于效率太低的问题,主流依旧还是手抄本,仅仅这个弘文馆里面,就设有楷书手三十人,专门负责抄书,至于印象中古籍善本的象征――线装书,怕还要等上几百年才能出现。

    原来是一卷《左传》,对于这种历史传记,李元婴还是有些兴趣的,至少比《论语》、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之类的东西有意思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