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感恩情许婚方老丈 投书信多亏宁婆娘 (第2/3页)
公本心却是出于方先生之意。再者他因家下无人男女不便有瓜李之嫌是以托老身多多致意。相公既说受他莫大之恩何妨应允了此事再商量着救方先生呢。”三公子一想:“难得方老先生这番好心而且又名分攸关倒是应了的是。”宁婆见三公子沉吟知他有些允意又道:“相公不必游疑。这玉芝小姐谅相公也未见过真是生得端庄美貌赛画似的而且贤德过人又兼诗词歌赋无不通晓皆是跟他父亲学的至于女工针黹更是精巧非常。相公若是允了真是天配良缘咧。”三公子道:“多承妈妈劳心小生应下就是了。”宁婆道:“相公既然应允大小有点聘定老身明日也好回复先生去。”三公子道:“聘礼尽有只是遇难奔逃不曾带在身边。这便怎么处?”宁婆婆道:“相公不必为难。只要相公拿定主意不可食言就是了。”三公子道:“丈夫一言既出如白染皂。何况受方夫子莫大之恩呢。”
宁婆道:“相公实在说的不错。俗语说的好:‘知恩不报恩枉为世上人。’再者女婿有半子之情想个什么法子救救方先生才好呢?”三公子说:“若要救方夫子极其容易。只是小生病体甫愈不能到县。若要寄一封书信又怕无人敢递去。事在两难。”宁妈妈说:“相公若肯寄信待老身与你送去如何?就是怕你的信不中用。”三公子说:“妈妈只管放心。你要敢送这书信到了县内叫他开中门要见县官面为投递。他若不开中门县管不见千万不可将此书信落于别人之手。
妈妈你可敢去么?”宁妈妈说:“这有什么呢?只要相公的书信灵应我可怕怎的?待我取笔砚来相公就写起来。”说着话便向那边桌上拿了笔砚又在那书夹里取了个封套笺纸递与三公子。三公子拈笔在手只觉得手颤再也写不下去。
宁妈妈说:“相公家日喝冷酒吗?”三公子说:“妈妈有所不知。我病了二天水米不曾进心内空虚如何提得起笔来?
必须要进些饮食方可写;不然我实实写不来的。”宁婆道:“既如此我做一碗汤来喝了再写如何?”公子道:“多谢妈妈。”
宁婆离了书房来至玉芝小姐屋内将话一一说了。”只是公子手颤不能写字须进些羹汤喝了好写。”玉芝听了此话暗道:“要开中门见官府亲手接信必有来历。”忙与宁妈商议。又无荤腥只得做碗素面汤滴上点香油儿。宁妈端至书房向公子道:“汤来了。”公子挣扎起来已觉香味扑鼻连忙喝了两口说:“很好!”及至将汤喝完两鬓额角已见汗登时神清气爽略略歇息提笔一挥而就。宁妈妈见三公子写信不加思索迅之极满心欢喜说道:“相公写完了念与我听。”三公子说:“是念不得的。恐被人窃听了去走漏风声那还了得。”
宁妈妈是个精明老练之人不戴头巾的男子惟恐书中有了舛错自己到了县内是要吃眼前亏的。她便搭讪着袖了书信悄悄地拿到玉芝屋内叫小姐看了。小姐一看不由暗暗欢喜深服爹爹眼力不差。便把不是荣相公却是包公子他将名字颠倒瞒人耳目以防被人陷害的话说了。”如今他这书上写着奉相爷谕进京不想行至松林遭遇凶事险些被害等情。妈妈只管前去投递是不妨事的。这书上还要县官的轿子接他呢。”
婆子听了乐得两手拍不到一块急急来至书房先见了三公子请罪道:“婆子实在不知是贵公子多有简慢望乞公子爷恕罪。”三公子说:“妈妈悄言千万不要声张。”宁婆道:“公于爷放心。这院子内一个外人没有再也没人听见?求公子将书信封妥待婆子好去投递。”三公子这里封信宁妈妈便出去了。不多时只见她打扮得齐整虽无绫罗缎匹却也干净朴素。三公子将书信递与她。她仿佛奉圣旨的一般打开衫子揣在贴身胸前主腰子里。临行又向公子福了一福方才出门竟奔平县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