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闻仲忠言谏 准提阻李泰 (第3/3页)
之人对于后世之中佛教之事,还是有所涉略。无想就是那一点点的提醒竟然让那准提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准提在听的那李泰之言后,心中着实的大奇,什么三竖三横佛?过去、未来、现世佛,中央佛境等无不是惊讶万分。本来以为以自己圣人之尊来拦截一小辈失了身份,想不到竟有这般奇遇。这玄元看来真有大能,莫非与我佛教有缘要不人尤其会知道这些?准提心中虽然大奇,但是还是没有显于脸上。
那李泰在闻得准提讲道之后又是一番体悟,道家最高的目的要达到“顺其自然,浑浑沉沉,朦朦胧胧,如婴儿之状态”。意思说一个人对外在的什么都不加以思考,不加以了解,浑浑沉沉的样子,也像婴儿一样,就算得道的。因刚出生的小孩对外在的几乎没有反应,道家修的方法也要归到这样的自然,就说明证到道的时候。这样跟佛教的说法就有差别了,他们要蒙蒙肬胧之状态,婴儿之状态,那我们佛教要“明心见性,开发智慧”,要我们心地越来越明,智慧越来越开发;要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意境;要证到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智慧;要证到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境界;要转八识成四智: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的圆满智慧。使智慧越来越开发,所以说跟道家的朦胧状态是相反的。他们要越来越愚昧,像婴儿之状态,对外在的没有产生反应。
李泰乃是修于玄门正宗的上清截教弟子,西方教虽然被三清称为旁门左道。其意都是为了达到与天道无一的境界。李泰与那准提一番话语,不知道过了何年月?李泰只是觉得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以那上清之法为主西方之法为辅修炼自己的道。周身之上一会青光大盛,一会金光潜伏。慢慢的那青光慢慢的吞并佛光不断地相容转化。见李泰这般,准提也是稍作惊讶,看着那李泰心中有那说不出的感觉,是惜才,是嫉妒,还是无奈。想不到东方之中带有人杰,就这一个小小的玄元就有这般资质,看来我的想法不会有错。见到李泰这般那准提更是坚定了,利用这次封神之战将那劫中之人渡回西方振兴大教。
良久李泰清醒过来。却是道行打进。见那准提在一旁着笑看着自己不免起身相拜谢过准提道人。“谢过圣人。”准提言道:“这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番机遇与我确实无大关系。尽然如此我便不再久留。”却说准提将要转身隐入虚空却被李泰叫住。“圣人慢行,弟子有一事相询。”
“偶,不知道友有何疑问?”准提好奇的停住脚步。
“圣人为了西方大教也算是煞费苦心,就是圣人这份心令玄元不得不敬佩。不过圣人可曾想到此行可有什么后果?”“嗯,道友以为呢?”虽然准提脸上并没有什么显示,那内心之中却是惊骇,想不到自己这番行为教李泰看的这般清楚,是否将他打杀在此以免坏了自己大事。准提想到这里不由得将那七宝妙树提在手中。李泰却是不管与那准提道:“圣人放心,只不过天道如此,弟子亦不会干涉太多,只不过是尽弟子之职责而已。弟子在此疑问就是圣人要渡那红尘客难道不怕极乐之境染上红尘么?”
听道李泰这般言语,那准提倒是愣了愣。这些事自己并没有想到,却是被那大教大兴之事兴奋过了头。略加思索后准提与那李泰稽首道:“谢过道友担心,贫道亦不过是与道友一般尽那职责之事,以后之事还需再做定夺。再说进的我西方可享极乐,滚滚红尘沾染不得。”言罢那准提道人已是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