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兵进潼关,收复大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章 兵进潼关,收复大兴! (第2/3页)

召关中籍的士兵回乡务农。”

    李建成一愣,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大唐承袭前朝,依然是府兵制。也就是说,这些士兵平时为农,战时是兵,装备、战马,都是自家提供,官府给予赋税上的优惠,也能获得军饷。

    如今,正是农忙时节,以这个理由,倒也说的过去。

    李建成忙道:“父皇放心,此事儿臣一定办好。”

    数日后,河东郡重镇蒲坂。

    李世民手中捏着印有唐皇印绶的书信,递到房玄龄跟前,冷笑道:“太子真是‘阴’险,竟然盗用父皇的‘玉’玺。”

    房玄龄将书信略略一看,笑道:“他也是急了。”

    “可是不管怎样,毕竟盖有父皇的‘玉’玺,如果不遵命,岂不是抗命不尊?”李世民抿着嘴,苦思。

    “这个好办。”房玄龄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了好办法,他低声说了起来。

    李世民一听,顿时笑了,道:“玄龄,这果然是好计,一方面,堵了太子的嘴,一方面,可以‘精’兵简政,最大程度上节约粮食。”

    房玄龄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卑职以为,必要时候,可放弃太原,集中兵力在河东,打好这一战,才有希望。”

    “这倒是,兵力在于集中,若是分散,必然不堪一击。”李世民沉‘吟’,想了想,又道:“不过此时不是时候。如今‘春’暖‘花’开,先将太原的粮食运输大半过来。”

    “秦王英明!”房玄龄笑着拱拱手。

    就在荆襄、吴越朝着中原大量运输粮食的同时,并州方面,李世民也出动了大量的民夫,将囤积在太原的粮食,运输到河东,一时之间,汾河里,千帆航行;官道上,挤满了手推车。

    唐军在调兵遣将,所有的一切动静,都没有瞒过隋军的耳目,消息不断传往洛阳,被整理成册,放在杨侑的案几上。

    对于伪唐的反应,杨侑早就猜到,关中一战,是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无论是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大隋虽然占据优势,但若是败了,恐怕就会被紧追猛打,丧失大好的优势。因为伪唐若败,就是灭国,家族也不能保存。

    隋军攻伐关中的各路大军中,洛阳的准备稍微慢一些。而汉中和陇西,早就囤积了大量的粮食,随时都可以出兵。屈突通和尧君素、王行本在等待着陛下下令。

    时间迅速流逝,坐镇洛阳的杨侑得到各路大军准备妥当的消息,便下达了命令。

    五月三日清晨,洛阳城外,赤红‘色’的军旗招展,大隋将士人人十分兴奋,裴行俨、罗士信、高甑生、阚棱、王雄涎等将士身着明光铠,腰间配着横刀,背上背着弓箭和箭壶。

    高台上,杨侑的声音有些嘶哑。他刚刚念了一封讨逆檄文,在檄文里,杨侑痛骂了李渊父子一顿,说他们是窃国大盗,国之逆贼,人人得而诛之。杜如晦想出来的檄文,通俗易懂。大隋军队里,不是人人都是书生,用最简单的话,反而能‘激’起士兵的斗志。

    果然,在杨侑充满了‘激’情的声音里,士兵们人人兴奋,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发誓要打好这一战,为帝国效力,为陛下效力,更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