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联合对抗 (第3/3页)
为大唐和大郑联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当然,这个选择,李建成是采纳了魏征的建议。而李世民则是有另一个心思,他数次败在逆隋的手上,随着屈突通被击退,李世民的自信心大涨,隋军也不过如此嘛,他渴望着再度击败隋军,尤其是击败杨侑,方才解他心头之恨。至于李元吉,上一次败在杨侑的诡计之下,一直想要复仇。
因此,以李唐皇室的几位秦王为代表,纷纷上言请战。
有人请战,自然有人反对,而这,在李渊的意料之中。以独孤怀恩为首的关拢贵族,强烈表示,如今不是与逆隋开战的最佳时机。如果说,独孤怀恩的反对在李渊的意料之中,那么唐俭与裴寂的沉默,则让李渊微微诧异。
这些年来,大唐实际上依赖于关拢贵族的支持,河东的一些贵族,也功不可没,例如裴寂,几乎牺牲了闻喜裴家的大部分利益,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裴寂也有些顶不住了。所以他进言,如今的大唐缺乏粮食,而一旦与逆隋开战,恐怕没有一年半载,战事不会结束,长期的战争对粮食需求很大,大唐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吗?
至于唐俭,他认为大唐建国之后,几乎是年年征战,尤其是陇西军屈突通这一次围攻凉州,使得大唐的经济受到极大影响,既然逆隋与大郑就要开战,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尽快恢复国力。唐俭的意见准确来说,与其说是反对参战,不如说是如今的大唐,不适合参战。
尽管裴寂说的非常委婉,但李渊还是有些不满,毕竟他对裴寂的感情不同。不过,裴寂说的有道理,老狐狸李渊并没有表现出来,至于唐俭,李渊则认为他说的非常有道理,逆隋与大郑开战,必然暂时无暇顾及大唐,大唐需要趁此机会,积极恢复国力。
大厅里,群臣议论纷纷,各自表达着意见。李渊听了半响,已经对群臣的态度有了清楚的了解,李渊扫视了众人一眼,目光看向了太子李建成。这个时候,需要太子说话了。
李建成咳嗽了一声,目光中带着笑意,朝廷上的这番议论,他已经有了主意。李建成拱拱手,表达的他的意见,那就是,大唐与大郑‘唇’齿相依,更是联姻之国,如今逆隋进攻大郑,大唐决不能袖手旁观。不过,洛阳是坚城,王世充一定能支撑很久。大唐需要做的,是等待良机。
这个良机指的是逆隋即将攻破洛阳,但又没有破城之际,大唐出兵援助洛阳,想必这个时候,无论是逆隋还是大郑,都已经疲惫不堪,若是得法,大唐说不定可以一战平定天下。李建成的意见得到了李渊的赞许,提前介入逆隋与大郑的战斗,只会消耗大唐的国力,而太子的这个建议,则会让大唐的国力得到恢复。而最后的那句一战平定天下,更让裴寂、唐俭等人砰然心动。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战和双方的利益,因此,这个办法得到了群臣的拥护。策略定了下来,李建成亲自赶赴鸿胪寺,与杨庆进行了一番‘交’流,表示大唐与大郑是友好之邦,如今大郑遇难,大唐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必然会出兵帮助大郑。杨庆满意而归。--71975+dsuaahhh+278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