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九十一章 双头鹰——折翼东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百九十一章 双头鹰——折翼东方 (第3/3页)

墙倒塌的东面一次,俄国人拼命地修筑着简单阵地,抵抗着中华军的进攻和炮击。

    教堂钟楼上的修士已经忘记了敲击大钟,他两眼呆滞的看着那东墙弥漫的烟尘尽散之后的凄惨形状,不停地在胸口画着十字,企求他们所信仰的上帝,解救走他们的灵魂。

    中国人的武器实在太可怕了。地狱的撒旦也不过如此。

    马尔诺菲城内一些妇女和儿童尖叫着四下躲藏着,甚至有些人为了抢夺一个能够容身的地窑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炮声仍旧在持续着,但却无法压制城外传来的嘹亮呐喊声与欢呼,以及那响亮的军鼓号声。

    “上帝啊”看着那些中华军士兵发着震耳的吼叫声,杀气腾腾地扑向那马尔菲诺已然倒塌的东城墙时,上校斯卡夫斯基双手合拢在胸前紧紧地握住一个银十字架,灰蓝色的眼珠子里满是绝望与哀伤。

    他没有去大声的招呼军队迎上去,或是叫嚣着堵住缺口。这个时候还能够坚持在最前线的士兵绝对是最英勇的俄国战士。百十条人影站了起来,端着上好了刺刀的火枪直扑向冲锋来的中华军。

    斯卡夫斯基悲哀的就是那百十条身影。因为部守在东城的俄军原本足足有一个团的。城东是中华军的主攻方向,也自然是俄军的主要防御阵地。

    总兵把守,一个团的兵力对于马尔诺菲城内的俄军来说,那就是一支重兵。

    残存的俄军部队的阻击,引来了狼群一样冲锋的中华军士兵更加犀利的反击,清脆刺耳的枪声响后,两军就毫不避让的展开了白刃战。

    对于西方军队来说,白刃战终是激烈而短促的。他们脱离冷兵器战争太长时间了。

    双方士兵都在发出着凄厉的惨叫,一旦倒下就再也站不起身来。人数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中华军先头部队很快就横扫了东城,斯卡夫斯基浑身上下插满了刺刀血洞,因为他手上的战刀沾染了中华军战士的鲜血。

    “哥萨克出击”阿列克谢耶夫大声吼叫着。这是城内最后的一只预备队,也是唯一一支还能保持大体建制的俄军。

    可惜的是人数不多,只有五六百人,并且中间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了战马。这批避入城中的哥萨克,坐骑战马早应经在中华军连连的炮击中惊散开了。

    哥萨克的命运只有一个结局。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投降,但是要那样选择他们就不是真正的哥萨克了。这些哥萨克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已经被中华军占领的东城,满城的废墟让这些擅长骑着战马,挥舞着骑兵刀将敌人的头颅斩下的哥萨克彻底变成了只凭双腿的步兵。但是五六百人依旧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在那凌乱到难以踏实落脚的残垣断壁间,英勇阻击着蜂拥而来的中华军。

    “快,都到地下室去,让老人、妇女和孩子先进去,都快点。”

    “修士们,马尔菲诺的男人们,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与我一起守卫这里。这是上帝的庇护所,绝对不允许那些该死的异教徒涉足一步,绝不允许。”年老的神父手中拿的不再是经书,而是一杆崭新的火枪。站在那大门口,向着身边的同伴大声地咆哮。“上帝让牧师放养羊群,那么牧师就需要赶走伤害羊群的饿狼。”老神父这样号召着修士。宗教信仰的不同,有些时候会比民族和国家感情更加的不能调和。

    城市内的厮杀与枪炮声仍旧在持续着,而东面传来的声音却越来越近,这些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练的修士们即使拿着武器,被冠于总教的神圣之名,也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慌和脆弱。这些人能做的只有拼命地在心中咏诵上帝的真名,祈祷着奇迹的出现。

    最后一名哥萨克倒下。他的骑兵刀被自己的对手用刺刀架开,而另一把刺刀趁机捅入了他的肋部,狠狠地,没有一丝留情地整体没入。当气力在他体内流失,有一柄刺刀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胸腔。

    一股股的血沫从他的喉咙里涌出,就像是一个醉鬼一般,摇摇晃晃地栽倒在那满是碎砖乱石的城市废墟上。

    沃罗涅日。

    法国驻俄大使科兰古正在收拾着自己简单的行礼,他马上就要去阿斯特拉罕了。在莫斯科等待了那么长时间,科兰古实在不能根据字面上的一些文字、消息来具体判断中**队的战斗力。他需要到前线亲身走一遭。

    在沃罗涅日盘横了几天时间,科兰古终于要继续自己南下的路程了。“有可能的话,路上自己还会碰到库图佐夫……”内心中嘲笑着亚历山大一世,科兰古也真心的不为库图佐夫感到任何一丝的悲哀。

    自己是法国人,科兰古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祖国。亚历山大一世最好把俄国所有能打仗的将军全部赶下台,对于法兰西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和盟友。

    “拼吧,继续跟中国人拼下去吧……”

    虽然中波同盟的消息传到后,沃罗涅日寂静一片。科兰古就知道俄国人的战争进行不下去了。也所以,他才急着南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