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八十二章先知不先,梁纲受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百八十二章先知不先,梁纲受苦 (第3/3页)

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和解的一个月后,梁纲设想中的另一个坚定盟友,土耳其人也屈服了。1807年2月,谢尼亚文海军中将指挥的俄国分舰队,以捷涅多斯岛为基地,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并且在随后的达达尼尔海战和阿索斯海战中完美战胜了土耳其舰队。

    两战中俄国海军占到了绝对的上风。特别是在阿索斯海战,土耳其分舰队以战列舰10艘、巡航舰5艘、轻巡航舰3艘、辅助船2艘,火炮共1196门,对阵俄国分舰队10艘战列舰、1艘巡航舰、1艘辅助船及一支希腊的小型武装船队,火炮754门,最终的结果却是俄军海军击毁、俘虏土军战列舰3艘、巡航舰4艘、轻巡航舰1艘,自身军舰无一损失而告终。

    在阿索斯海战中的胜利,让俄国人巩固了自己在地中海的地位,也加强了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土耳其海军的失败,加上俄国陆军在多瑙河方向和高加索方向所取得的胜利,以及英俄反土联盟的解体,土耳其在八月份同俄国签订停战和约。

    毕竟法、俄、土这三个能够影响欧洲大陆走势的国家,在拿破仑一连串胜利的光环下,英俄同盟解体,三国已经暂时处于了同一个战壕。

    只打了一年时间就熄火,这跟往日的六场俄土战争一打四五年的情景相比真是差远了。也让梁纲始料不及。

    西北的战事在开春之后重新打响,乌拉尔山一带和乌拉尔河一带,中俄军队已经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战区。俄国人的军力在不断地向东线投入,刚刚从欧洲战场上退下的俄军,征尘未除就再度上了战场。梁纲也陆续调拨了两个整编师开赴新疆,其中最快的一个都已经投入了战场。

    这半年过得实在是太糟糕了。因为对欧洲历史的匮乏,梁纲终于自己吞吃了一个‘先知’恶果。脸色显然痛快不起来

    不过打就打吧,堂堂天朝上国还会怕一个俄国不成?不提亚历山大一世才刚刚从欧洲回师不久,即便是俄国把全副的精力和身价都投入到了这一场战争中,梁纲也是不带半点怕意。

    只是这本该瑞典挨的刀,现在却要砍在中华帝国身上,还得不到瑞典的半点感谢。如果不是历史不精,实在不知道有这件事,梁纲又要破口骂人了。

    既然下决心要大打一场,那么就要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于是乎一个伏尔加河下游里海西北沿岸的地方部族——卡尔梅克人,进入了他的眼睛。

    所谓的卡尔梅克人就是当年渥巴锡率部东归时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土尔扈特余部。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人分为四部,即是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后来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噶尔部统治,于西历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国人讲和,迁移到了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汗后人,并征服了花拉子模部分领地。西历1643年,和鄂尔勒克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但没有成功。

    在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曾经遣使向清顺治皇帝表示臣服。到了康熙年间前期,顿河和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喇嘛、中国皇帝都继续保持联系。信仰藏传佛教至今

    后来俄国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的作战,土尔扈特部死伤惨重,如此加上百多年与沙俄积累下的矛盾恩怨,握巴锡在乾隆三十六年正式率领土尔扈特部众东归故土。而由于当时的伏尔加河一直没有封冻,无法把回归东土的消息及时传递给西岸的部众,这些土尔扈特人和依附土尔扈特部生存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就留居在了原地。

    土尔扈特东归之路上沿途不断遭俄军和哈萨克人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只有一半人返回到了新疆境内。而其他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也同样历经着苦难。

    当时在西岸没有东归卫拉特蒙古人有4700帐,其中有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尔扈特部落8000多人,和硕特部落3000多人。为了防止他们东归,沙皇俄军一直包围了他们十几年,不准他们离开伏尔加河沿岸。自1771年至1775年间,虽然有2000多人小规模的、分散的,巧妙利用游牧的方式回到新疆境内清朝政fǔ都很好地给予了安置,但在西历1775年以后,俄国政fǔ对留居的蒙古人眼里严禁四处游牧,使得这批卫拉特人至今留居俄国,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

    几十年的生衍繁息下来,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都变成了卡尔梅克人。虽然这只是一种统一的对外称呼,内部蒙古人依旧三部落分的清清楚楚。但是对东归的念想,他们一直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