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七十五章 查尔斯眼中的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百七十五章 查尔斯眼中的中国 (第3/3页)

的一切和内心的全部感受。

    这是他驶来中国之前就给自己定下的一项任务,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自己都要细细的观察中国,观察那里的人,观察那里的事,观察那里的一切。

    前辈马嘎尔尼那么不名誉的逝去,查尔斯内心很悲伤,这却也是他做出决心的一大动力。因为本身也是外交圈里一员的他,明白马嘎尔尼的为人,他对中国的形容应该不会有太多的虚假,那应该都是中国过去的真实一面。而至于眼下,有可能是中国自我发生的改变,也有可能是马嘎尔尼当年只看到了表皮。

    这样的想法就给了他更大的动力,让查尔斯更重视是英帝国对中国的第二次出使。

    即便对自己任务完全绝望的时候,查尔斯也没有放弃日记的习惯。在搭上孙天和逐渐扭转局面之后,查尔斯一日一记甚至是一日数记的时候就更多更遵守了。

    查尔斯的记载包括了中国的一切,从百姓吃喝穿戴、生活,到民俗民风民貌,从节日宗教信仰,到科教文化卫生。

    北京的大街小巷他都有去过,市井文化,市井繁荣,查尔斯是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经历的。

    把伦敦与北京作比较,把英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作比较,差距是十分明显的。物质上,以及精神上,都是。

    或许是拿破仑太耀眼了,也或许是因为反法同盟的陆续失败,英国本土虽然至今还没有遭受过任何侵害,但是英国人的精神态度,焦虑、恐惧乃至恐慌,已经变得不太自信了

    可中国百姓不一样,这里任何的一个人,即使是国宾馆的低层服务人员,面对自己也是不卑不亢,神态中甚至还蕴含着一丝藐视。

    查尔斯不觉得这是愚蠢的自大,虽然它看起来确实与马嘎尔尼所描述的中国人那种‘自大’差不多,但是查尔斯认为眼下的中华帝国确实有实力有能力去支撑他们国民的骄傲,他们国民的自豪

    这个帝国富饶而强大,身为这样国度尤其是首都的子民,当然会自傲自尊,看不起他国外人。在欧洲同样会如此,就好比西欧人看不起东欧人,伦敦人看不起爱尔兰人一样。

    中华帝国上下层之间的差距也没有马嘎尔尼所描绘的清国时期那般巨大,没有动不动就下跪磕头,官员地位高于百姓,却也不能予取予夺拿人不当人看。

    反而是中国的官场远比欧洲优秀,不仅各部门分化详细,监督监察得力,选拔手段――科考,也确实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

    中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衍变了几千年不成断绝。这是一奇迹,也无疑会代表着守旧的一面,但查尔斯也看到西学在东方已经生长茁壮起来。这是一股从西方吹进东方的新风,已经在慢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中国社会富有同情心”

    因为现今中国每一座城市内都有救济院、送药局和孤儿院等公众福利机构,所以查尔斯在北京几个月时间,几乎都没有见到过几个乞丐。令他惊诧异常

    这在伦敦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况且北京城也比伦敦不知道大了多少倍,人口多了多少倍

    就像后世大众认为社会公众福利和救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部分道德美德建设一样,查尔斯脑子里也有这样的认知。而眼下依旧在发展中和血腥积累中的资本主义英国,显然还远不足以跟中国相比。

    “这个帝国崇尚勇武和智慧,精神面貌非常健康非常好,这在他们的底层百姓身上最能表现的出来。”

    查尔斯在北京城里呆了好几个月,大街小巷里他转了不知多少次,频繁看到百姓居民在摔跤、练拳、踢球、看大戏。

    梁纲热爱武术,否则当年他不会进入武校。

    那时的少年都有一个武侠梦,中国人也都有一个侠义情结。虽然社会的残酷现实早早打醒了他,但是现在作为帝国的九五至尊,梁纲仍然毫不犹豫的在民间武术推广上频频出力。

    举办武林大会,定武术为国术,建立演武堂,邀请天下高手齐聚。武馆武校,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

    津京一带事实上是真正的武戈之地,过去的王朝都实施武器管制,明清两朝中国武术拳法,手脚功夫得以迅速发展。

    北京、天津、保定,中国关内的三大摔跤流派全在河北,更准确地说是全在京津这个大范围圈内。

    满清虽然不咋地,但是林子大了也能出几只俊鸟,一些王公贝勒府邸中都拳养了不少武师。如杨氏太极的开派宗师杨露禅,那就是在北京一双拳脚打出来的一片天地,人送称号杨无敌。

    吴京的《太极宗师》让梁纲记住了这个人,可惜眼下的杨露禅才十岁不到。也不知道之前的频频战事是否伤到了他性命,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北京城本来舞刀弄枪练拳的人就不少,现在中华军入主,不知多少军中将领搬家到了这里。梁纲又极力推行武术,整个京师中武风鼎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