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一章 英国特使,触手马六甲 (第2/3页)
在梁纲的敌对目标中,英国也并没有排在第一位,他们在远东几乎没有利益,序列排名还在西班牙和荷兰之下。而自始至终都高居首位的则是俄国。
就像梁纲在南洋对付西班牙的手段一样,二杨进入哈萨克以来,大批的枪炮援入中玉兹和大玉兹,哈萨克近代化部队在迅速编练中。当时间到了明年,哈萨克新军初步有了进展之后,梁纲就会命令中玉兹和大玉兹进攻小玉兹。
这是哈萨克人的内部纷争,作为两方的幕后援手不应该跳起来参战,而更应该默默地注视着。有了中华帝国的大力援助,合大玉兹、中玉兹两部的实力绝对能顺利拿下小玉兹。
俄国的草原总督不露面还好,如果他自己忍不住蹦出来,那么准备已久的中华军新疆兵团就可以开动了。
把西北这么一大块薄弱地带露在俄国人面前,就好比一头老虎把腹部露在了一头狼的爪子前。虽然实力上老虎绝对压倒狼,可是危险却始终在存在。
为了消除危险,老虎需要做的不是把自己的腹部遮掩起来,而是需要把狼彻底撵走,把俄国人赶到乌拉尔山西面去。
在财政亏空财政赤字的情况下频频做着兴兵,如果换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那皇帝就都要落个穷兵黩武的骂名,可现在在中华帝国却绝不会如此。
一是因为梁纲的威望着实隆重,二是因为南洋战争和日本之战,让中华帝国满朝文武看清楚了一个事实――打仗不仅可以不花钱,反倒可以赚钱。
因为这两仗,中国不但增多了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极大地威慑了南方的各个属国。华北赈灾,数以百万担的粮食源源不断送入中国,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这些年下来帝国在日本和南洋也赚了不少的钱,跟当初兴兵打仗的耗费对比,太微不足道了。
最最重要的是,帝国的财政岁入表现出了足够的强大,内阁中人没有哪个是真正的傻蛋,他们知道这几年大把大把的银子都花在了什么地方。而当全国各地的基础建设结束之后,富裕的财政足以保证帝**费的开销
黄帝历4504年,西历1806年,第六次土俄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多年,按照土耳其人和俄国人的规律,新一轮的厮杀马上就将展开了。因为土俄战争一共打了十一次,持续了二百来年,真正是一辈人打一次
梁纲都已经准备往土耳其派出特使与其结盟了,虽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是落日的余晖,走向衰亡了。但是作为一个欧亚非交接处的世界性大国,现在它还很有些作用。
土军即便在堕落,也总能吸引一些俄国人的注意力,再加之欧洲大陆上的战争,梁纲只要想起来就忍不住呵呵欢笑――俄国人还那什么抵挡中华大军的进攻?没有国内的主力作支撑,就凭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总督府和一样弱小的草原总督区??
梁纲根本就没把这两个地方放在眼里西北这一战,中华军不但要把俄国人赶回欧洲去,还要把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统统置于麾下。
这几国再往西就是波斯。原先辉煌的古国,眼下已经成了英俄两国大博弈的所在了。萨非王朝覆灭之后,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逐步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亲英国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亲俄国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部分。梁纲最终的目的是把俄国人踢出局,自己坐上俄国人的位子最终将中亚大草原彻底掌控在手中
――――――――――――――――――――――
1806年底。一队从欧洲万里航程而来的英国舰队抵达了印度
外交大臣查尔斯.格雷受到了代理总督乔治.希拉里奥.巴洛的热情欢迎,与查尔斯.格雷同船抵达印度的还有新任印度总督吉尔伯特.艾略特.默里.基宁蒙德。
如果廓尔喀战争能够打赢,那么今天查尔斯.格雷带给乔治.希拉里奥.巴洛的可能就不是吉尔伯特.艾略特.默里.基宁蒙德,而是一顶真真正正的印度总督帽子。
可是在廓尔喀乔治.希拉里奥.巴洛失败了,先是乌代布尔堡失利,后又是伊拉姆会战失败,英国的脸面和威信被他几乎丢的一干二净
眼下的北印看起来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涛汹涌的波涛。锡克王国的兰季德.辛格已经明里暗里靠向了中国,英国的威严在北印越来越不顶用了。
乔治.希拉里奥.巴洛气的想立刻向锡克宣战,但是理智让他忍耐了下来。即便是没有廓尔喀战争的这场大败,锡克人也绝对是英印总督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整个1806年,英属印度殖民地都是那么的平静,面对中国的‘唑唑逼人’,他们十分沉得住气。
经常在世界各地争地盘的英国人,十分明白‘拳头大是真理’这句话。在比拳头中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