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八章 战火中的喜马拉雅 (第2/3页)
但使得廓尔喀自己本身无暇外顾,还极大的损耗了自己的实力。
比如拉纳下狱冤杀了自己王叔巴哈杜尔,接着又在军中大肆清晰巴哈杜尔的旧部,使得整个廓尔喀军的战斗力呈直线下降。
稍后是廓尔喀内部政治的混乱和民心的背离,索性拉纳已经死了,他若还能再活十年,整个沙阿王朝肯定会覆灭无疑。
历史上英国人与廓尔喀之间的那一仗要十年后才会打响,可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华帝国的威胁远在历史同一时期满清帝国给予英国人的威胁感之上。
廓尔喀可是先前满清帝国的附属国,观中华帝国近年来的所作为,它显然不会坐视廓尔喀这个先前的附属国继续飘离在自己的身体之外。
不抢在中国人动手之前拿下廓尔喀,大英帝国就永远没有机会再得到那片土地。因为任何一个强大的帝国都不会坐视自己的属国被外人给欺辱,那是绝对有辱帝国尊严的。
就像中华内阁讨论出的结果一样,为了现在不跟对方挑起冲突,那就必须比对方先行一步。
比姆表示压力很大,中英两边都在使劲,小小一个廓尔喀真的是有些担不起。
不过担不起他也要硬撑着,面对中华递过来的橄榄枝,比姆没有任何犹豫就立刻做出了热情的回应。依赖中国为援,对抗英印,这是巴哈杜尔.沙阿时期就定下来的国策。
廓尔喀国内的军队迅速集中了起来,比姆暂且放弃在西部的战争,集中兵力部署在了东南两个方向。
这时时间已经转到了4504年的盛夏了。
落后的交通条件下,半年时间中,北京到西藏,西藏再到廓尔喀,然后消息再从加德满都返回到北京,已经是堪称神速了。
但是当英国人的一万两千军队悍然向大吉岭和贾纳克布尔分头发起进攻的时候,驻扎在西藏境内的中华帝国陆军依旧远水解不了近火。
比姆一片领兵抵抗,另一边派使火速向西藏求援。
进藏的中华军是整编第三十师的91团。中华军大整编之后,改整的不仅仅是师级编制,团一级的编制也同样做了严格规范。
禁卫师除外,三十个整编步兵师下辖九十三个整编步兵团,而各师的炮团和所有附属部队,则前冠本师编号为名。一二三师四步兵团编制
冉天元团是整编第三十师的拳头部队,派他部进驻西藏,可不仅仅是看在他是三十师师长冉文寿侄子的份上。
事实上四川白莲教大起义,与清军几年的仗打下来,在通江兰号里,冉天元的威望比之自己叔叔冉文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血亲辈分搁在那里的,所以冉天元始终低上一头。
中华军编制中有参谋长这一职务,论权力绝对是师里的三号人物,以冉天元的威望,当初整编时他若是肯坐这位置,那说不定副师长龚文玉都压不下他。
只是冉天元生性就不是做参谋的料,他是宁愿干一团长下去带兵,也不愿意增天呆在四部。
西藏归附,内阁议定驻军,因为整编第三十师驻扎在西康距离西藏最近,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冉文寿和龚文玉,要他们两个自由选定辖下的一个整编团入藏。
空闲了两年多时间的冉天元这才得以脱得牢笼,率部进入藏驻扎。虽然猛一上西藏高原,人确实是挺不适应的。但是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都过去了,91团上下官兵早就适应了。
六千人的部队当然不可能控制住整个西藏,91团主力驻扎在拉萨,余部分部区域基本上集中在了前藏。后藏日喀则地区,他是一个兵都没有放在那里。
廓尔喀的使臣赶到拉萨以后,冉天元当即就下令召集91团所部,并且传令给附近的各部藏兵,要求马基康藏兵司令部集中起两千藏兵配合91团作战。
而当中藏联军赶到日喀则的时候,帝国驻藏大臣王鼎派去质问英军的使者也带回了不好的消息。
乔治.希拉里奥.巴洛承认廓尔喀是前清的属国,却拒不承认廓尔喀是中华帝国的属国,因为至今为止,北京和加德满都派遣出的正使都还没有赶到地方。国书没有相互递交,廓尔喀也仅只是口头上的中华帝国藩属。
“胡搅蛮缠,一派胡言”王鼎气的怒骂不止。遂即不再去理英国人的反应,命令冉天元部八千联军火速进兵廓尔喀增援。
乔治.希拉里奥.巴洛说的是有道理,但是王鼎更能从中看出他的狼子野心。所谓的‘不承认’,只不过是为有一个能维持住双方颜面,不致使两边因此彻底撕破脸皮的遮掩借口罢了。
英国人一次性往前线增进了五千英印军队,王鼎的责问在乔治眼中就是明显之极的干涉,为了能够早一步攻下加德满都,造成既定事实,他大幅度往前线增援部队。
而事实上英国人在廓尔喀的战事,进展却并不是太过顺利。大吉岭一带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多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