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第2/3页)

就成‘康乾盛世’了。如果没有梁纲的出现,它们的统治还会继续持续一百一十年,甚至成为世界上中国的代表。

    所以说,欺压着欺压着就习惯了。这种软弱性不仅仅是汉人才有,整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

    数以亿计的汉人陆续降服在满清脚下,这不仅仅是因为汉人血脉中的血性在退化,更因为在满清的统治下大批的百姓好歹有了口饭吃。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能活下去,能更好的活下去,这比什么民族、什么独立更重要。并且蒙古人连自身本民族的概念都很稀薄,更无国家的概念。只要梁纲能够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不需要多少年,蒙古族就会彻底融入中华。而梁纲拴住蒙古人的利益链条就是――羊毛

    英国资产阶级发展中有一很出名的现象就是‘羊吃人’。十五、十六世纪,英国、尼德兰(荷兰)等国的毛纺织业非常繁荣,羊毛需求量激增,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英国的地主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与这种现象相当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有棉桑侵占农田的事件发生,而且大江南北屡禁不止。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业利益侵占农业利益的表现,只是中国传统治国方针中就是重农抑商,所以,这现象不可能像英国的‘羊吃人’那般无可抑制的泛滥。

    梁纲也想发展毛纺织业,精纺织品、毛线、毛呢、大衣呢、地毯等等,这些都是赚钱并且对民间生活非常有用的东西。

    广阔的中国不是小小的英伦三岛可比的,发展毛纺织业也根本用不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西北的青海、新疆,正北的内外蒙古,大片的草原铺开在那里,再多的羊毛也能产出来。

    蒙古人养羊,汉人收毛,继而发展毛纺织业。物品的交流,就可以让双方的利益彻底绑在一快。而有了利益,蒙古人就会反过来向中原大把的买进生活用品,比如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以及茶叶、茶砖等等。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却极结实的利益链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要蒙古人习惯了这一切,他们自己就会乖乖地不敢反。

    为此,梁纲一直来都在做着细致的准备。

    他首先调查了中国国内的绵羊品种,西藏、新疆、蒙古以及中原内陆,都有绵羊品种,但是产毛质量与西方的绵羊相比显然逊色了一等。

    中国人自古就没有毛纺织业这一行,养羊主要就是为了吃肉,另外羊皮可以做袄、裘等。所以,后世的中国滩羊、湖羊等等都是享誉世界的裘皮面料。

    可是羊毛上面,不管是西藏羊、还是蒙古羊都不行。按照欧洲来的毛纺技师的话说,这些都是粗毛,都是地毯毛,价值比是最低的。

    因此为改良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