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五十一章 清军末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五十一章 清军末路 (第2/3页)

红巾军于外却是相当的异想天开。

    镇子毕竟是镇子,不到两丈高的围墙连最普通的一小县城城防都比不过,又如何是红巾军大炮的对手?

    曾攀桂下令兵回堰店却也是他无奈之下的不得已选择。

    他现在有三条进军路线,一是北上,二是南下,三是东进。

    北上,需要首先击破郧县红巾军的阻截,然后再破均州、均县一带红巾军的阻截,最后再通过谷城、光化一带襄阳义军的阻截,这样才可能把队伍拉到襄樊。

    南下,需要首先通过竹山,再去保康,然后大军北上谷县,击破襄阳义军阻截后进入襄阳,或是在保康直接向东穿行大山,进入襄阳府南――南漳县。

    东进,开头要好很多,不用打仗直接进入江北大山,横穿而过进入谷县,然后若能再击破襄阳义军的阻拦,那就可以杀进襄阳城了。

    这三种路线都是九死一生的险路。

    北上,郧县、均州均县、光化谷城三道阻击线的拦截,红巾军、义军数万兵马的围杀,曾攀桂这五千绿营就是铁打钢铸的天下第一精兵,也不可能在近千里转战跋涉数中连破三道重军防线!

    要真是有这样的战斗力和军心士气,曾攀桂还用得着急着率军突围吗?直接杀回郧南不就成了。竹山县有红巾军和义军不好打,别的三县却只有义军而无红巾军坐镇,挥兵攻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南下就是一场大撤退。郧县的陷落,竹山县的失陷已经给五千兵丁军心士气带来了极大地打击,这种情况下再一撤军,就更能jī发起他们心中的恐惧,很有可能撤军就会演变成一场溃败,到时候红巾军只要在后顺势掩杀过来就会是一场大胜。而且前路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义军和红巾军拦截,怕是到时候部队连大山都进不了就已经被杀的全军覆没了……

    最后一条,直接率军向东。那却是要完全横穿江北山区进入襄阳府。可那样一来和南下大撤退又有什么区别?穿越江北群山之后他们面对的还是襄阳义军所占据的谷县,以那时候的清军真的还会有战力再杀出一条血路来吗?那之前,茫茫的大山中又会葬送掉多少清兵的性命?

    曾攀桂内心如坠万丈深渊,眼睛已经看不到自己五千军未来的活路在何方了……

    三日后,堰店。

    两万多红巾军和义军主力将堰店围得水泄不通,两天的时间准备,郧南四部的人马已经悉数到齐,王延诏的队伍也开到了这里。红巾军放面,齐七、李熙、李震三个大队归建,同时高燮的人马被编入新兵营,他本人成为了新兵营的副营长。(营长柳衡言,柳青言堂兄弟)

    曾攀桂出竹山的时候,军中携带了不少的粮草,驻进堰店之后更是在周边村寨大肆搜刮粮草物资,现在怕是一个月的口粮都有了。

    梁纲可不想在这里跟曾攀桂耗上一两个月,所以面对五千清兵坚守的堰店,他选择了强攻。

    就不信凭这五千士气低落、军心动dàng的清军,曾攀桂真的能顶过红巾军和义军汇合后的两万多主力人马的强攻,亦或是在厮杀中再给红巾军、义军造成多大的损伤!

    “轰轰轰――”大炮轰鸣声响起。

    十二门六百斤炮齐齐shè出,铁青sè的炮口喷出炙热的火硝,升起的股股白烟不多时就已经笼罩在了炮兵阵地的上空。

    一炮击出,十二门六百斤炮齐齐的向后倒退,炮架就着炮位后堆起的斜坡冲上,然后在后坐力用尽时自己再呼隆隆的滑下。炮位的前方同样也有一道相向的斜坡,只是比起后面的要挨上许多,还没有炮架本身的车轮高。

    两道斜坡作用下,只片刻的时间炮位就得以重新归复,不用再调整shè击诸元,填装火药和铁弹之后,大炮再次击发。

    与臼炮的shè击阵地不同,想要更好更有效的使用六百斤炮之类的传统大炮,炮兵阵地就一定要进行事先的修筑,一点都马虎不得。(就好比迫击炮和野炮,那要求完全是不同)

    不然的话,在平地shè击,只一炮,就需要付出比往日多出一两倍的时间来。这其中归复炮位耗用的时间就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土崩石裂,堰店的围墙在大炮的轰击下迅速向着残垣断壁转变。两刻钟的炮击后,梁纲再一声令下,火器营、炮营以及chuáng弩火箭纷纷上前,同时炮兵阵地的十二门六百斤炮调整shè击诸元,再向镇子内进行延伸shè击。

    “轰轰轰――”远远超过炮鸣声的一连串巨响传来,哗啦啦,一段被二十架chuáng弩火箭集中shè击的围墙,在连续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果然是相匹配chuáng弩火箭的威力,在近距离的杀伤中,它(chuáng弩火箭)可是要远胜过小口径臼炮和六百斤炮的。

    半上午的轰鸣声,堰店北面围墙被轰炸的悉数成了废土石堆。北门的城门楼,也房倒屋塌彻底的塌陷了下来,厚重的城门,以一种极扭曲的形状压趴在土石堆中。

    “杀――”

    梁纲挥了挥手。立时,四下杀气腾腾的战鼓声就咚咚擂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