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一章 接战健锐营 (第2/3页)
位就相当于是梁朝桂的湖广提督一样,管军不理政。
石柳邓的死,石三保的被俘,给了湘黔义军极大地打击。清军士气在和琳死后虽然下挫的厉害,可义军的实力也不足以再与之正面相抗了。湘黔战场上,两边局势渐渐陷入了僵持。
九月中。
郧南,房县署衙。
成德放下了手中的笔,再一次从头到尾的细细看了一遍奏折,没有错字,没有墨结,也没有不恭,在文字措辞上挑不出半点的máo病,这才呼出了一口气。
吹干了笔墨,成德在折子的外面封上了红纸,然后向书房外外不高不低的叫了一声,一心腹戈什立刻进了房来。
“速送北京。”轻薄的奏折拿在成德手中如若是千斤一般的重,这里面写的可是他自己的贪污自述,万一乾隆皇帝看奏折的时候恰好是心情郁闷,那自己就是要轻则发配,重则掉脑袋的。可是即便是如此,他也依旧毫不犹豫的将奏折递给了戈什,让他速送北京。
“梁纲”,成德已经不能容忍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这次出兵必须做个决断,这是他两个月前,在和琳还没死时就已经计划的。
今年以来,清军六次进山围剿,看似打了几场小胜仗,击毙了红巾军近千人,可实际上红巾军却是不少反增。成德很清楚自己杀的那些红巾军是什么货sè,那都是梁纲收拢过来的或是自己主动动手解决的替死鬼。
真正的红巾军死了有多少人?怕是三百都不到。可是这半年多来时间,梁纲又收纳了多少人?少说也有上千之多!
十几万大军盘横在湖南、贵州,糜烂的可不只是这两省府县,连带着四川和湖北以及云南、广西等省都要受灾。而且湖北自身就有战事,繁重的徭役和多种多样的苛捐杂税、赋税,就像是一bō接着一bō的助力,将广大老百姓从清廷这边一点点的推向红巾军和白莲教的怀中。
所以红巾军这大半年中虽然没有放宽部队的收纳标准,只要精壮无家室连累跟随的青壮,可是半年多时间中依旧轻轻松松的增长了上千人马。人数现在都已经有五千冒头了,战力也直接超过了四千人。(老营、枪炮火药三小组,医疗部和辎重营、补给队不算)
成德怕了,心里也后悔了,如此放任红巾军壮大下去,怕是要闹出一场天大的luàn事来,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他心中隐隐的有一种预感,眼前不断‘被打击削弱’中的红巾军,是一个比湘黔苗汉义军还要大的麻烦,甚至……
所以成德不敢再‘姑息养jiān’了。郧南的两万清军中,现在有多少人认为红巾军已经遥遥yù灭了?有多少人认为红巾军已经快不行了?
太多太多的人被梁纲故意释放出的假象所míhuò。
现在的军中,绝大大多数的军官都已经在认为红巾军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就可知他们以下的兵丁了。却又怎会知道,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对手,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再上了一层楼,得到了一次大的增强。
思想来思想去,成德决定破釜沉舟,与梁纲做决死一战。所以他在七月中就开始小心的策划,便是期间的和琳之死,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布局。
他把目标打在北京的精锐上。福康安没死时,乾隆不太会派京营的精锐南下出动剿贼,因为他相信福康安凭手中的十几万大军足可以轻松的剿灭湘黔逆匪。
和琳时期,清军节节胜利,但是成德知道,和琳虽然厉害,可他在乾隆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根本不能同福康安相比,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所以,只要时间拖得一场,乾隆极有可能派西山健锐营兵马南下。
西山健锐营是乾隆专门针对山地碉堡寨垒地形所组建的一支兵马(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驻地在北京西北香山脚下,常规编制3000人,依照旗份分为左右两翼。另编制有一支由大小金川之战中投降的藏族军士及其后裔所构成的苗子营。
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之师,是集结京师八旗之精华所在。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眼下的健锐营马步齐全,早已经不是当年专门针对山地寨垒攻防战所组建的那支单一兵马了。可是自组建起就被健锐营保留下的老传统依旧被他们这些后继者所继承着,所以把他们放到湘黔战场上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而成德所面对的千里大山也是他们凭跃的所在,这些地形山势根本阻挡不住他们,在山地中,健锐营士卒的行军速度要比一般的兵丁快出太多,依靠这批南下的西山健锐营,只要详加策划一番,成德感觉着自己未必就不能重创一下红巾军。
这些日子来他在尽量的弥补自己之前所犯的过错,也筹备到了一批议罪银子。所以只要眼下这一战能够打好,能够重创了红巾军,请罪的奏折自己又主动递上去,加上一大笔的议罪银赎罪,皇上不见得就一定会怪罪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