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二十四章 铁模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二十四章 铁模炮 (第2/3页)

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4)用铁模铸造铁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从以后来看,铁模铸炮工艺对梁纲军的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一工艺的成功简直是支撑起了梁纲火器的半边天。

    而此时的他虽然对铁模铸炮的认知还很不足,但是也从始至终的关注着柳严辰这一工艺的展,所以待到成功之后,连他也对这一铸造工艺有了相当深的认知。

    怎么说呢,用书面语言来讲,那就是这一技术是在传统金属型(模具)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展、创新而来的。这其蕴含着许多传统工艺,就比如铁模各瓣之间和各节之间所采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继承和展了古代陶范和金属型(模具)的榫卯定位工艺措施。又如铁模把手的分铸、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常规技艺。

    柳严辰在铁模铸炮成功之后,总揽前后两法,给铁模铸炮总结出了的七个优点。其讲到铁模的特点就是能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用一工之费而收数百工之利”,可以省去无数工匠;而且减少了成炮后的表面清理和镟铣内膛的工作量;还有铸型不含水分,几乎没有气孔,用后还可以收藏,维修起来又十分方便,如果局势紧迫,能很快的就投产以应急需……

    实在是有些欣喜若狂,对于工匠来说,尤其是世代从事铸炮这一行业的工匠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成就更柳严辰他高兴的呢!

    有了这套铁模,随着第一门大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