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固守(上) (第2/3页)
不过,好在最后的关头,泽鲁阿勒两人合力控制住了火炮落地的度。315公斤的火炮总算以一个不太刺耳的声音和白垩岩层来了个亲密接触。
见此情景,不等泽鲁阿勒的命令,那个提议整体吊运的士兵向猴子一般沿着刚才用来吊运火炮的绳索“滋溜”一下滑到了地面。看了几眼落地的火炮后,那个士兵一边冲着泽鲁阿勒拼命大喊,一边挥动着双手。虽然,在12oo马力的比亚乔动机咆哮下,机舱里的泽鲁阿勒听不到那个士兵在喊些什么,不过从他的手势上泽鲁阿勒还是明白了他要传递的信息:火炮正常,继续吊运。
说实话,此时的泽鲁阿勒心里并没有因为第一次整体吊运的成功而淡定一下。相反,他还在犹豫,如果刚才那次不是大家在最后一刻侥幸控制住了火炮,那么很可能现在那门大炮已经是废铁一堆了。还有除了吊运火炮,他们还必须把12o炮弹弄到地面上。虽然事先已经把炮弹上的引信拆下分开运输,但是脾气暴躁的小家伙万一有个什么闪失,那可就是大麻烦了。
就是在苦思冥想一个万全之策时,直升机的副驾驶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机头的驾驶舱来到了后面的机舱。他拍了拍泽鲁阿勒的肩膀,然后大声得在他耳边喊道:八号机准备单轮着陆!
直升机的单轮着陆哪怕在21世纪的初期也属于高难度科目。作为军队训练水平的体现,一张直升机单轮着陆的照片就可以在各大论坛的军迷和非军迷中掀起轩然大波。
而此时,顺着副驾驶手指的方法看去,泽鲁阿勒看到运载着一门m35反坦克炮和6o炮弹的八号机又一次靠近了阿拉姆哈尔法岭。
现在,八号机的飞行员瞄准正前方不足四五平方米的坡地,毅然推动驾驶杆,准备实施单轮着陆机降。在他胆大而又细腻的操作下,龙式直升机盘旋下滑,左轮渐渐落地,狂风中,飞行员紧紧握住驾驶杆,尽可能保持机身平衡,然后打开机舱的后面。
1秒,2秒,5秒,1o秒……22秒后,一门m35反坦克炮和五箱炮弹被安全地远到了阿拉姆哈尔法岭上,直升机呼啸着重返蓝天!至此,突击队和他们全部的装备已经安全地运抵目的地。
落地后的韦瑟姆突击队一干人等只有寥寥七十余几人,可是面对人数上占据据对优势的英军守备部队却毫不示弱。意大利人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编织起的火网很快击退了英军的反击。在徒劳地留下几十具尸体后,英国人终于被意大利突击队赶出了阿拉姆哈尔法岭。血淋淋的事实再一次告诫英国人,在自动武器普及的年代,兵力优势不过是个自我安慰的因素罢了。
不过,此时任何一个战斗在阿拉姆哈尔法岭上的军人都知道,战斗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墨索里尼所希望的翻盘时刻还远没有到来呢。马上,等待着意大利人将是英军一浪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