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节、碰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9节、碰撞 (第1/3页)

    一排红色的信号弹在弥漫着硝烟的大漠中冉冉升起。从马雷蒂师长到每一个普通的列兵,意大利第二装甲师的每一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一刻。

    “各坦克准备,编成战斗队形!出击!”,在经历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航空和重炮的火力准备后,p-25坦克的车长耳机里传来的各连队指挥官熟悉而坚定的声音。驾驶员们纷纷挂上前进挡,轻柔地踩下油门,在震耳欲聋的动机轰鸣声中,阵阵黑烟从坦克尾部的排气管中迸而出。

    三个重型坦克营合计95辆p-25坦克排着规整的进攻三角队形打破了战场上沉闷。意大利人的钢铁巨兽已经向着它的猎物露出狰狞的獠牙。紧跟着它们后面的是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的12o辆菲亚特机枪车。车里的步兵们猫低了身子,牢牢地抓着手里的钢枪,耐心地等待下车作战的命令。在机械化步兵营的两侧和队尾还分别有一个m14/38轻型坦克连,它们将负责掩护整个攻击编队的侧翼和尾部。

    此时,埃及集团军群最精锐的重装甲单位犹如一记狠狠的“右勾拳”,挥向盟军阿拉曼防线最薄弱的南端。

    与此相对,对面南非守军的情况就让人担心。负责阿拉曼南部防线防御任务的是第一南非师。当张伯伦对德国宣战时,南非军队规模只有3.9万人。和参加过一战的澳、新部队不同,因为受到南非国内法律的限制,南非军队压根就没考虑过参与欧洲战场高强度的战争。所以,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南非6军都不能和他们的澳洲和新西兰战友相提并论,甚至他们要比把守阿拉曼镇区的第五印度师都要差一截。按照英国人原来的打算,这样的部队最多也不过是在意属索马里或是厄立特里亚和意大利人的殖民地军队进行交战。但是,法国和直布罗陀的快沦陷让丘吉尔失去了从容应对墨索里尼攻势的心情。从五月份开始,南非人的部队就在伦敦的一再催促下被6续运到了亚历山大,成为了奥金莱克所谓“八万援军”中的一部分。

    当然,作为一名不算优秀却起码称得上合格的指挥官,奥金莱克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不但将一个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埃及旅(下辖两个步兵营和一个6门制野炮连)加强给了南非师,而且还从3o军的预备队里抽调了四个连的反坦克炮兵部队补充到南非师的阵地上。最后,按照前期沙漠作战的经验,奥金莱克命令南非人放弃了建立一条连续防线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修建一连串的支撑点并以此构成纵深长达五、六公里的防线。

    这一切使得南非人挺过了意大利人的前两次攻势。当意军第第61师在24日上午向着南非师师长乔治.布林克(georgebr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