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向东、向西(3) (第2/3页)
里这丁点可怜的兵力,要想稳定千疮百孔的战线,英国人可以打的牌只有两张。一张是机动防御(也是我们熟知的运动战):英军可以大踏步地回退,缩短己方的补给线,拉长对方的后勤线,再择机反击。这样做会带来一好一坏两个直接后果。好的结果是英军可以凑出一支规模可观的机动兵力。坏的结果是意军可以高歌猛进,轻松占领英军放弃大量的地盘。
不知道当饱受德国轰炸机蹂躏的英国民众看到一座又一座的埃及城市落入意大利人之手,他们脆弱的神经是否可以经得起这样的打击。也不知道下院的爵士们是否回又一次起对丘吉尔相的不信任投票。
再说有了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就等于拥有胜利吗?奥康纳可不敢打包票。在开战后与意大利人交手的一系列小规模边界战斗中,意大利装甲部队的装备优势和针对性训练可是让英国人吃了不少亏。特别意大利人的p系列坦克,更是使得英军坦克部队达到了谈p色变打得程度。
那么,选择机动防御就有可能导致一种生概率不小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是英国民众会在报纸上看到意军攻城略地的赫赫武功,相信这对于英国民众低落的士气会是个不少的打击。而另一方面在野战攻防战中英军宝贵的机动兵力被意军重创乃至全歼。到头来只怕丢了地盘又打败仗,两头都没着落
最后出于稳妥的考虑,老道的奥康纳选择打出一招“牵制、消耗、反击”的组合拳。以第四印度师和其他的步兵部队固守重要城镇(往往也是交通要衢),牵制大量意军并依托阵地大量杀伤意军。再以第七装甲师为主力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反击。
奥康纳参考了4000法军在加贝斯港依托要塞牵制2个意大利步兵师的经验,认为以第四印度师防守马特鲁至少可以牵制4个意大利师的兵力。那么第七装甲师展开反击时获胜的机会就会增加不少。
既然横下心来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