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最长的一日 (第2/3页)
在宣布一项终于不可避免地生的新闻:“他们来了,天知道有多少……让士兵们进坑道”
此时在要塞的北面,有一大片东西,象是天上的乌云,开始闪着谈淡的红绿两色光。乌云在接近,一片轰轰的马达声接连不断地朝着要塞直扑过来。在这块乌云中,已经开始显现出负荷沉重的飞机轮廓。它们从北方飞来,拉得长长的庞大机群已掠过并遮蔽了远处的火光;飞机是那么多,没人可以一下子数清他们的数目。
这支惊人的空中舰队一共有270轰炸机和50架战斗机组成,其中包括隶属战略轰炸机部队的70架重型轰炸机和隶属驻西空军的200架中型轰炸机(主要机型为鹳式轰炸机和s食雀鹰式轰炸机)。他们一架接一架地排成整齐的队形犹如阅兵式一般飞过要塞的上空。马达在英国人的头顶上怒吼,他们感到土地在脚下抖,飞机声压倒了地面上所有的声音,震荡着人们的耳鼓。
“空袭!……空袭!……”有人在工事里、阵地上毫无意义地拼命叫喊。
500吨炸弹无情地飞向要塞,刺耳的呼啸声中,下落的炸弹每一秒都在逐渐变大,最后混凝土的工事在山崩地裂的爆炸声里扭曲着,弹片带着各种调门的死亡之音,或轻微或粗暴,腾空四散,火光和烟雾将整个要塞的北部笼罩。
还没等守军反映过来,冒着被友军轰炸机误伤的危险,意大利第十军的101师就在炮兵的掩护下冲上来。此前意大利人的三次决死冲击使得英军大部分的明暗火力点暴露,这些火炮中的大部分随后被意大利炮兵的优势火力所摧毁。所以,这一次101师整个冲击的过程堪称完美,没有了英国大炮的威胁,在弹坑间穿梭的80辆菲亚特机枪车中有63辆安全到达了直布罗陀山的山脚下。
这时,就是两军比谁度更快的时间了。意大利步兵靠近要塞后,为了防止误伤,此时强大的意大利炮兵就会停止射击。失去了炮兵的掩护,此时是意大利步兵最脆弱的时候,他们必须以最快的度冲上山坡,攻占半山腰的英军工事。
而对于一直被意大利炮兵压得喘不过气的英国守军而语,这是他们给意大利人放血的好机会。虽然此前意大利炮兵已经将英国人部署在坑道内的大部分火炮击毁。但是顽强的守军总会寻找一切机会反击。一旦,意大利人的炮击停止,英国人就会以最快的度从地下工事的深处冲向工事。那里的大炮或许虽然已经无法宣泄它的愤怒,但是原来的大炮射击口依旧如同一张血盆大口继续收割意军生命。失去火炮的炮手会抄起他们并不熟练的步枪、机枪、冲锋枪向着缓慢攀爬陡坡的意大利步兵射击。哪怕是只有一支手臂的伤员也会坚持躺向射击口外投掷手榴弹,给意大利人制作死亡。
可怜的意大利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是嗖嗖飞过的子弹,他们的脚边是吱吱作响的“米尔斯”手榴弹,一百多米的距离好像一百公里一样遥远。
这时候,意大利需要一个英雄,一个可以靠单人之力扭转战局的英雄。终于,他出现了,他就是巴多罗麦德,101师的一名中士班长。
巴多罗麦德开始慢慢地向着前面星罗棋布的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弹坑爬去,向着那个吐着火舌的英军工事爬去。他把身子隐藏在炮弹炸起的土堆内,等到战友们明白他的意图时,他已经爬出了五米的距离。只见他扭动着瘦小的身体,在被弹片削掉的光秃秃的灌木之间朝前爬着。
山坡上的所有意大利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个小个子身上,唯恐那颗不长眼睛的子弹打中了他。好在那时那个工事里的火力正集中在它的左边,那里有一挺m38型通用机枪正翻腾着暗红色的火焰。
英国的机枪于此刻尚末现巴多罗麦德。他用胳膊和头推开地上的灼热的浮土,在弹坑和小灌木之间爬着,不时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