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0节、保卫马德里(完) (第1/3页)
1936年11月11日,国民军的部队开始进攻卡拉万切区。防守那里的是国际纵队第12旅,该旅下辖3个营:主要由德国人组成的“台尔曼”营、主要由法国人组成的“安德烈.马蒂”营和主要由意大利人组成的“加里波第”营。而负责支援他们的是西班牙政府军的炮兵和苏联志愿军的坦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指挥这样一支部队,先需要的不是高的军事素养而是人的外语能力。
但是,很不幸这样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实在是太少,12旅的交流出现不少的问题。有几个连队迷失了方向,没有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设防。而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更是错误百出。这使得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12旅的官兵们只能依靠高昂的士气和手中的步枪和国民军的坦克、飞机和大炮周旋。双方为了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建筑物、甚至是每一片废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语言的喊杀声响彻在马德里城。
法国志愿者维埃尔指挥的115名国际纵队战士守卫的建筑物被国民军的坦克包围了。在劝降失败后,国民军的士兵点燃了该房屋。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维埃尔用身边燃烧的建材点燃一根香烟,说道:“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在这里所作的一切。”(史实)
这样的事迹每天都在马德里生。勇敢的国际主义者将他们的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顽强地防守一度阻止了国民军的攻势,但是在优势火力配合下,凶悍的西班牙外籍军团还是攻入了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大广场。虽然,最后这些摩尔人还是被政府军赶了回去,但是“国民军攻进市中心”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得知这一消息,负责看管“政治犯”的人民军士兵,马上处死了在押的1000多名政治犯。而另一些胆小的人民军则选择开始逃跑。
就这危急关头,马德里防御战的总指挥米亚哈赶到了一线,他挥舞着手枪,高呼着:“胆小鬼们,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战壕里,和你们的将军死在一起(史实)。”在他的激励下,政府军的防线避免了崩溃。但是,在国民军的重压之下,政府军的阵地还是在一点一点的丢失。
而此时,莫拉和弗朗哥决定加上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政府军的防线。国民军又开始了在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