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节、漂流瓶(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节、漂流瓶(中) (第2/3页)

的轰鸣声,已经让地面上不少人放下手里的活,驻足望天,但让人庆幸的是,飞行员们最担心的事没有生。西班牙人防空火力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好吧,斗牛士们,就让我投下炸弹,给你提个醒吧”,阿尔弗雷德上校的嘴角微微扬起,下令开始轰炸。作为长机,阿尔弗雷德上校先驾驶飞机进入轰炸航线,并尽量保证飞机航向和航的稳定。而投弹手帕特里克上士,将眼睛贴近了轰炸瞄准仪,并按飞机的高度、度微调旋钮进行设定。30年代中期的意大利的轰炸瞄准仪相当简陋。作为编队长机,帕特里克现在使用的轰炸瞄准仪其实只是一个带有陀螺稳定的球形水准仪再加上2个望远镜,而其他的轰炸机上的瞄准仪连陀螺稳定装置也没有。

    这使得30年代的意大利轰炸机从外表上看上去挺唬人的,其实就像一个挥舞着重剑的近视武士,而这一切要到意大利人弄到诺顿轰炸瞄准具和自动驾驶仪这类的设备后才有所改善。

    10时31分,第7联队第8中队的8架轰炸机在阿尔弗雷德上校率领下在3000米的高空,排着标准的v”形编队先开始投弹。64枚250公斤的炸弹像雨点般向着造船厂飞去,很快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天际。瞬时,房屋倒塌,大地颤动,碎石、机器零件、尸体残骸在空中飞舞着,厂区内烟尘滚滚。

    接着是,9、14、15三个中队的飞机相继对厂区进行了轰炸,一共投弹160余枚。不过,此时整个厂区已经是火光一片、浓烟滚滚,对轰炸机的瞄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在遭到轮轰炸后,西班牙人的防空火力终于反应过来,一串串曳光弹在轰炸机的身旁飞舞,一炮弹在轰炸机的附近炸出黑云朵朵。这使得不少轰炸机一边上蹿下跳躲避防空火力,一边仓促投弹。最终还是有一架倒霉的轰炸机被击中了,它拉出了长长的黑烟,勉强地保持着高度,艰难地向着南面飞去。这样的情况下,编队的轰炸精度可想而知是要大打折扣。

    最后,28架意大利轰炸机一共投弹224枚,却只有1枚命中“海梅一世”号,命中率只有可怜的0.4%(二战期间美国对德轰炸的命中率只有0.25%)。显然,意大利空军搞砸了。但是,此时的意大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