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节、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6节、油 (第3/3页)

使得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利益最大化。而这样的一部小说,我相信是不会吸引很多的读者。所以,为了收视率,我不得不开这个金手指。(也许,等这部小说写完了,我会写个有关意大利在中立的文章)

    个人认为只有石油可以自给的意大利才有资格去选择入轴或者入盟,才有资格去选择战争。毕竟作为穿越者,芒果知道希特勒的闪电战能搞定法国,不表示他可以搞定苏联和英国,何况他们后面还有一个美国。

    其次,作为一个看着“三大知识”成长起来的资深军迷(个人认为我可以用这个称呼),我又不想为了照顾情节而使得我的文章有过多的硬伤。所以,虽然开了金手指,也尽量希望可以自圆其说。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最后,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利比亚石油,给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1937年,意大利的阿迪托・代西教授考察了利比亚,采集了一批油样,认定锡尔提加(希德拉)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1938年意大利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阿吉普agip)曾经派来四支钻井队,用装备比较简陋的冲击钻机,3年中钻了9口探井,由于井深达不到目的层,加上当时还没有地震勘探技术,未能有所现。9口井中有1口钻达1500米,曾经有油气显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1941年停止了勘探。

    1956――1959年期间,重点在靠近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埃克森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道达尔公司等公司一共投入资金高达2.15亿美元(如果按含金量计算,这个相当于35年的42亿里拉),打探井70口,现了10个油气田,探明该地的可采储量在亿吨左右。这期间开采出的都是优质的轻质原油,但是没有大油田,在分布上处处开花,没有“大瓜”,基本上都是些日产40-200立方米的小油井。

    1959年4月,埃克森公司在利比亚东部的锡尔特盆地现了利比亚第一个大油田即泽勒坦油田。其现井在1850米深部找到了高产油层,日产2800立方米。(当然,这个钻探深度显然过了意大利在30年代的水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