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意大利装甲兵1916-194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意大利装甲兵1916-1940 (第2/3页)

在订购了3o辆苏联的bt-5m坦克后,得到了在菲亚特公司生产2oo辆该型坦克的许可证。这些意大利制造的bt-5m被称为m12/36坦克,他们用一门意制47毫米火炮代替了原来的苏制45毫米火炮。在苏联人的帮助下,菲亚特公司迅掌握了克里斯蒂悬挂和装甲焊接技术。

    1935年下半年爆的侵阿战争期间,意大利坦克的低劣表现再一次震惊了意大利的相和6军高层。同时,在获得了法国s-35中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的部分情报后,意大利军方意识到极需一种比m12/36更强的坦克。他们一方面开始改进m12/36坦克。1938年菲亚特公司将自己公司的185马力柴油动机装上bt-5的底盘,并且增加了装甲厚度。经过这一一系列改进的坦克称为m14/38。另一方始了新的p系列坦克的研制,6军部并给于这种坦克以最高优先权。虽然,无孔不入的意大利情报组织“x”小组和苏联人的技术给了菲亚特的工程师带来极大地帮助,但是意大利贫弱的工业还是极大地拖延了该型坦克的研制进度。这样的局面直到1938年随着德意关系的改善,在德国技术的下,才得以改变。

    根据侵阿战争的经验,意大利为自己的p系列坦克设计了一款37o马力的柴油引擎。而当时菲亚特公司能提供的最大的柴油引擎仅为185马力。最后,在参考了jumo2o7a-16缸航空柴油动机(用于ju-86轰炸机)并从博世公司购买专利后,菲亚特公司的新型液冷柴油动机才得以研制成功。不过这大大延缓了新坦克的交付使用。这款被称为p25/39的坦克,在外形上具有浓郁的苏联色彩,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和倾斜的装甲。该坦克装备一门75毫米长身管火炮,装甲厚度6o――15毫米。

    在拥有了m14/38和p25/39这两款不错的坦克的同时,意大利6军又订购了安萨尔多-福萨蒂内燃机公司的m11/39坦克。m11/39坦克拥有一门37毫米l4o炮,最高度装甲厚度3o-6毫米。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但是考虑到菲亚特公司在坦克订单上的巨大垄断,我们就不难相信这是军方对于安萨尔多-福萨蒂公司某种程度上的安抚或者是某个对安萨尔多-福萨蒂公司极具好感的高层施压的后果。

    1935年以来,意大利工业界显示了他们在改装装甲车辆以及快投入生产方面的杰出能力。使用坦克底盘的意大利自行火炮就清楚的表明了一个事实:只要给他们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如坦克底盘,意大利人就能够做出卓有成效的改进。他们在m14/38坦克的地盘上研制出了装备75毫米l32型火炮的75/32突击炮。其后,他们又在p25/39坦克上装上了1o5毫米的榴弹炮,成为了1o5/25突击炮。同时,还要装备9o毫米高射炮执行反坦克任务的9o/53坦克歼击车。

    几乎所有的意大利装甲车辆都是由菲亚特公司,安萨尔多-福萨蒂内燃机公司,布雷达、兰齐亚和阿尔法-罗密欧公司制造和设计的。实际上意大利所有的履带式装甲车辆都是菲亚特和安萨尔多公司的产品。菲亚特公司的都灵汽车制造厂提供动力系统和相关设备,安萨尔多-福萨蒂公司则负责装甲和武器部分。

    1938年以前的意大利坦克主要是在装甲的质量方面落后于它在盟国和德国的同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