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元青花 (第2/3页)
现代的高仿品。应该是用古法烧制出来的,成本也不低投入起码上万块,但这并不稀奇,很多造假高手都想追求完美也不惜重金。最让宋毅怀疑的是,这件瓷器却有着爷爷平时赖以判断的全部特征,难怪他会看走眼。
宋毅不由得想起前世和爷爷一起出去寻访名窑高手,就曾多次见识到这些完全按照古法造假的,烧出来的瓷器真可谓是以假乱真。其中两人就看到了元青花的烧制,当时爷爷就有过异样的感叹,那时他还觉得奇怪,现在想来,却有这个原因在这里。
一般来说即便鉴定错了瓷器,也不至于闹到退休的地步,但如果有人刻意陷害的话,这事情就很复杂了。
宋毅知道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来源途径无非几条,一是和其他博物馆以及文物单位交换,二是新出土的文物,还有来自私人或者其他机构的捐献,博物馆有时候也会出钱收购值得珍藏的文物。
宋世博是东海博物馆的副馆长,自然有权利替博物馆出资收购他鉴定为真品的文物,这件元青花极可能就是他替博物馆收购的。
然而,一旦发现这是赝品,对一生重名的爷爷打击就可想而知,虽然他可以像其他专家一样,一经鉴定后就死死咬定这是真品,但内心难免有着不安和愧疚。
更何况,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宋毅看来,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目的就是为了将爷爷从现在的位置上逼下来。只要有心人将这件事情捅出来,就足以让爷爷声名扫地。幕后的策划者应该有了完全的考虑,也正是看中了爷爷重名如命这点,他们只需轻轻一点,爷爷就完全没办法逃避,想来前世爷爷退休多是因为这原因。
非但如此,以宋世博的性格,估计还会主动补回给博物馆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这件元青花真的是真品,拿去拍卖的话,最少也得卖个几百万,这时候的元青花还没疯狂到后来的上亿元。但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宋世博,肯定不会出这么高的价格收购。可为了表示对捐赠者的谢意,二三十万博物馆应该还是拿得出来的。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之前苏雅兰的犹豫,出去旅行一趟花费肯定不少。宋毅家曾经很富裕,但那都是过去式了,对现在的家庭来说,要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