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君心定凯旋而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君心定凯旋而归 (第2/3页)

熙的重拳将黛玉从那种深切的痛苦之中唤醒,她深吸一口气,又缓缓的吐出,略略平复了心情,然后才说道:“皇阿玛,您还记得和黛玉的第一个约定么?”

    康熙重重点头道:“朕明白了,你身为女子尚有如此雄心,朕岂能落后,玉儿,你看着,朕绝不让悲剧发生在中华大地。”黛玉亦点头道:“皇阿玛,黛玉愿倾一生之力,让我中华永远屹立东方,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说得好!”康熙击掌大赞,一股热血直往他的头上冲,这会若有个小鬼子在康熙面前,铁定会被他一拳砸成肉泥,一根完整骨头都不会剩下。

    黛玉既然说了,索性一说到底,她细细的将乾隆以后的历史讲给康熙听,听得康熙双眼含怒,从此之后,钮钴禄一族的秀女再没有一个能被选中,康熙从根儿上将乾隆这一枝给断了,生都不让他生出来,看他还有什么本事祸害大清江山。

    更漏声声,康熙才惊觉已经是深夜了,他知道黛玉素来不能熬夜,便让人送黛玉回帐休息,黛玉因为说出了好多早就想说的话,这一夜睡得无比安宁,可康熙却一夜未眠,黛玉给他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他需要好好消化。

    次日一早,胤禟准时的将他为黛玉准备的早餐送上,黛玉用过早餐,胤禟便拉着黛玉去溜马了。名为溜马,实际上是想和黛玉接可能的多在一起,热恋中的小情人,那怕只分开一刻钟,也会觉得象是分开了一世纪。

    看着胤禟和黛玉的背影,胤禩还是无法释怀,他到现在也不愿意接受黛玉选择胤禟这个事实。达兰默默的站在胤禩身边,什么话都没说,自从爱上胤禩,达兰便走上一条极为辛苦的崎岖之路,达兰并不知道路的尽头会不会一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达兰知道,若她不走这一程,她永远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达兰忽然想起黛玉曾和她说过的,爱的代价,也许,这就是爱的代价。

    此番秋狩收获极为丰富,康熙皇帝心满意足的起驾回銮,行至承德,接了太皇太后回朝,康熙朝拜太皇太后,向她谢罪,太皇太后慈爱的笑道:“玄烨,你做的很对。哈赤珠这两年越来越不象话,早就该收拾他了。你还留了他们一家子的性命,也算仁至义尽了。咱们祖孙重逢,不去说这些个扫兴的事情,我听说玉儿降服了一头猛虎,这可是真的,难道玉儿真是咱们的麦尔德娘娘?玉儿怎么没来?”

    康熙笑道:“玉儿有些中暑,孙儿让她先回去休息,等晚间暑气散了再来给老祖宗请安。”

    太皇太后点头道:“也难为这孩子了,她自小生长在江南,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左右现在没什么事,你陪我去瞧瞧玉儿。”

    康熙笑道:“老祖宗,孙儿要给您道喜。”

    太皇太后眼神一亮,赶紧问道:“小九和玉儿成了?”

    康熙点头笑道:“成了,只等着这两个孩子长大些就给他们办婚事,老祖宗,您想玉儿将来生出的孩子,那得是什么样呀?真想现在就见到。”

    太皇太后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一个劲的说道:“对对,我可得好好活着,好抱我的曾孙孙。”康熙猛点头,可叹胤禟黛玉连婚都没成,孩子便已经被人定下了,可以想见,将来为了黛玉的孩子,太皇太后,康熙和林海三人必然没完没了的打饥荒,身为父母的胤禟和黛玉,只怕想见孩子一面都不容易。

    还没到黛玉住的地方,太皇太后便看到胤禟带着好些人正排布粗粗的毛竹,康熙见了不免问道:“胤禟,你在做什么?”

    胤禟擦擦汗说道:“回皇阿玛,儿子在做试验,看看能不能将井水引入竹管,再将竹管放到房间里,这样既不会被决块的寒气伤着,又能凉爽舒适。”

    康熙听了笑着对太皇太后说道:“老祖宗,你听见了吧,小九现在可不得了,心细着呢。”太皇太后点头微笑,胤禟不好意思的说道:“老祖宗,胤禟这是在做实验,等实验成功了再给老祖宗装上。”

    太皇太后笑道:“好,小九是有孝心的孩子,老祖宗没白疼你。”

    康熙扶着太皇太后走入房中,黛玉已经被绣绮云锦扶着下床,想上前见礼,太皇太后瞧着黛玉的小脸尖了一圈,脸色很是苍白,心疼的上前拉着黛玉的手,不让她跪拜下去,关切的说道:“玉儿,难为你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行这些个虚礼。你可觉得好些了?草原虽说比京城凉快,可是那暑气也是极利害的,瞧着小脸儿瘦的,唉呀,真是心疼死人了,苏麻,咱们的雪参还有没有,快拿些给玉儿,让玉儿好好补一补。”

    黛玉忙拉着太皇太后的手低笑道:“老祖宗,玉儿没那么娇气,过阵子就好了,您别担心,玉儿自己就是医者,现在玉儿是草原女神医呢。”黛玉边说边昂起头,逗得太皇太后哈哈大笑,摩挲着黛玉的小脸说道:“真是个小可人儿!”

    正说着话,胤禟从外面走进来,行礼笑道:“老祖宗,皇阿玛,请您们到里面聊天说话吧,胤禟好将这外厅的管子铺起来,试试看管不管用。”

    黛玉挽着太皇太后进了内厅,康熙亦走了进来,刚吃过茶不久,太皇太后便笑道:“小九的鬼点子可不真不少,果然比先前凉快些了,又不象冰块的寒气那么硬。”康熙听了却吐槽道:“玉儿,这必是你告诉小九的,对不对?”

    黛玉含笑低头不语,她不过是说笑中随意提了一句,那成想胤禟便真上了心,一到承德便亲自带人试验起来。看来效果不错。康熙决定将此项新技术在皇宫推广开去,只此一项,十年之中便为康熙节省出造三条越洋宝船的费用,从此康熙便更加热衷于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瞧着憨直的胤俄,却在这上前极有天赋,此后,胤禟黛玉开源,胤俄节流,只短短的二十年,大清的国库存银便翻着跟头的往上涨,竟倍出几十倍,为缔造中华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是后话,以后慢慢再说。

    在承德休养几日,等黛玉养好身体,康熙才下旨起驾回京。抵京之日,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早就出城相迎,看父子兄弟相见,自有一番亲热。最让康熙意外的是,他竟然看到林海也在出迎之列,胤礽笑着说道:“可真是巧了,金陵逆党已经被二叔全部擒获,二叔亲自押解人犯,昨日下午方才抵京。”

    康熙大步流星的走到林海面前,握着林海的双肩说道:“二弟,你辛苦了。”

    林海见康熙的气色极好,便也笑道:“皇上言重的,一切皆是林海份内之职。”康熙拍拍林海的肩膀说道:“二弟,我们先回宫,慢慢再聊。”

    黛玉和青玉听说她们的父亲来了,哪里还忍得住,姐弟两个溜下车马,跑到林海的跟前,仰着头齐声唤道:“爹爹……”

    只数月没见这一双儿女,林海觉得她们又长大了许多,林海激动的揽着黛玉和青玉,哽咽说道:“好孩子,你们都还好么?”

    黛玉珠泪盈盈,颤声道:“我们很好,爹爹,您身子好么?您瘦了,又添了白发,爹爹,女儿不孝,没在膝前承欢……”

    林海替黛玉擦了泪,颤声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说孩子话,爹爹老了,有几根白头发算什么,只要你们姐弟两个好,爹爹便心满意足了。”

    这一家团圆的情形让在场之人无不心酸,黛玉走到康熙面前,盈盈跪下道:“皇阿玛,玉儿想陪爹爹回家。”

    康熙点点头道:“也好,胤禟,你送二叔和玉儿青玉回府。”胤禟总算得了机会,忙上前向林海行礼,林海看着胤禟的眼神却透着一些古怪,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总之那种眼神么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