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谒相府林海逢大难 (第2/3页)
重了。”
贾政只垂头道:“不敢不敢,草民教子无方,理当受罚。”
索额图满意的点点头,贾政素以老成端方著称,这回若不是被罚的狠了,他也不能投到自家门下。而且这贾家同林海虽然交恶,可是这亲戚关系却在,倒是个可利用的。只看这贾家有此行事,可知贾家底子不浅,何况那个贾元春连皇上的密折都能看到,看来是个有手腕有心计的,若有她在毓庆宫做内应,控制太子之事便更加容易了。嗯,就这样……
索额图打定了主意,便对贾政笑道:“贾先生对本相的心意本相心领了,回去听信吧,无事倒可研究研究治黄之策。”
贾政立刻明白了索额图的意思,千恩万谢的离了索府,回去后立刻向贾母回了话,贾母亦大喜过望,黄河年年泛滥,朝廷每年都要花大笔银子治黄,那可是肥得不能再肥的优差。果然是相爷气度,这一许,便许了个大好的前程,贾母似乎看到了荣国府再度辉煌的将来。
贾政离了索相府,索额图又将那密折拿了出来细细看了一遍,心中恨极了林海,不过他到是老谋深算之人,而且又知道些当年的事情,他知道轻易是扳不动林海的,要想彻底毁了林海,需要周密严谨的谋划。
索额图一个人在书房里待了一整天,任谁都不许进去打扰,到了天色擦黑的时候他方才走出来,书房外伺候的小厮不禁猜测起来,上一回相爷也是这般在书房里待了大半天,朝中便倒了一位重臣,这一回,谁又是那个倒霉的?
江南赋税几乎支撑起小半个国库,因此江南的税银是按季度上缴国库,而不是和其他地方那样,一年交一回。三月将过,江南今年的头一季税银便该起运了。在税银当中,以盐税为主,正是林海的职责所在。
这一季的税银收缴的非常顺利,康熙已经接到林海的奏报,这一季江南税银为五百万两,喜得康熙大笔一挥,令江南自留五十万两,又令林海亲自押运税奶银送至京城。
旨到之日,林海已经安排好了押运税银之事,他原本派了江宁大营的将军押送,可是圣旨却指明让他亲自押运,林海只得交代了府衙诸事,亲率江宁大营的官军沿运河押运税银。在此之前,林海已经先派了得力之人,悄悄护着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沿着陆路先一步返回京城。
一色运银官般在运河上排成长队,林海的座船昂然领航,每艘船上都派了重兵把守。从江南到京城,所以的河防营都接到圣旨,务必要肃清运河,闲杂船只一律不许下河,偌大运河上只许运税银的官船行驶。为了确保万全,康熙还在每个码头都派了一千军队,好随时掌握林海和运银官船的动向,保证万无一失。
运银官船吃水很深,行驶的速度也不快,到了第六日黄昏时分,运河上起了薄雾,林海站在船头远眺,见前方影影绰绰,便问道:“前方是何处?”
一个军士手搭凉棚极目远望,看了一会儿才回道:“回大人,前方应该是通州码头。”
林海闻言心里松了口气,到了通州码头,便就要到京城了,这一路总算是平平安安。想到就要见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林海心情大好,便笑道:“这一路大家都辛苦了,等交接了税银,本官一定在皇上面前为大家请赏。”
林海之言立刻传遍了整个运银船队,众军士齐声大呼:“谢林大人!”声音借了水面传开,几乎都要传到通州码头了。
天色越来越暗,林海忽然没由来的心里一紧,只传令道:“众军多加小心,别因为到了京门口松了心,再出什么乱子。”
说话间天便黑透了,可是还没到那通州码头,运河上起了风,林海便命各船全速前进,就在这时,后面的运银官船上传来此起彼伏的喊叫之声,“不好了……船漏水了……
运银官船本来吃水就深,这一漏水,船便飞速往运河底沉去,就连林海的座船也没有幸免,船身摇晃着往下沉,所有的官军都大惊失色,惊恐的叫声传遍整个河面。
就在这时,运河两岸突现熊熊火光,无数的火箭往运河中的运银官船射去,最大的目标就是林海的座船,不过盏茶时间,运河成了火海,凄厉的喊叫声不绝于耳。扑通扑通的落水声此起彼伏,此时便是大罗神仙也难解救。
林海左肩中了火箭,只大叫一声便翻身落水,林家数名忠仆急急跳入运河寻找,奈何天黑风高水急势乱,河水下一片漆黑,林海也不知沉到何处,根本无法寻找!
岸上手持火箭的蒙面人都看到林海落水,他们便立刻熄灭火箭,瞬息之间便退的无影无踪,一丝痕迹也没有留下,运河两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