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巧巧贼人落网意沉沉圣主忧心 (第3/3页)
胤礽一回宫便让人去请索额图,康熙听了回报,只摇头叹息,枯坐了一会儿,康熙对李德全说道:“备便服,朕要出宫。”
李德全忙去准备衣服,服侍康熙换好后,主仆二人出宫,瞧着康熙直往东边走,李德全知道康熙这是要去林府,便紧紧跟上。
将康熙迎入府中,黛玉笑道:“大伯伯,您这会儿怎么来了?”
康熙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看到黛玉便觉得心情舒畅,面上的笑意也多了起来。他牵着黛玉的手笑道:“先前你在江南,大伯伯没法子,如今既到了京城,有几日瞧不着你,大伯伯心里便觉得闪的慌,左右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就过来瞧瞧你。玉儿,那荣国府的事情大伯伯都听说了,我的玉儿果然好样的,咱们就得这么个气势。”
黛玉听了抿嘴一笑,将康熙送到座上,又亲手奉了茶,然后笑道:“大伯伯,这事儿不要您管,您一发雷霆之怒,玉儿可就没有玩的了。”
康熙听了这话不由哑然失笑,只摇头叹道:“你这孩子真是淘气,好大伯伯依你,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玩腻了再交给大伯伯处置。”
黛玉眨了眨眼睛,歪头看着康熙,康熙被那双如水般清纯的眼睛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由问道:“玉儿,你在看什么?”
黛玉只笑道:“大伯伯,您有事情要吩咐玉儿,对么?”
康熙笑道:“真是个小机灵鬼儿,什么都瞒不过你。大伯伯是有事情想要玉儿帮忙。”
黛玉听了忙说道:“大伯伯,玉儿得先和您说好了,帮帮小忙没问题,若是大事,玉儿可办不了,人家还不到八岁,还小呢!”
康熙听了轻轻敲了黛玉光滑的额头一记,笑骂道:“小狐狸,大伯伯还没说是什么,你倒先来堵着。”
笑了一回,康熙命所有伺候的人退下,包括李德全,才对黛玉正色说道:“玉儿,这件事情除了太皇太后,我只说与你,就连你爹爹也不曾告诉。”
黛玉心里一紧,本能的说道:“大伯伯,我可不可以不听?”
康熙故意板脸道:“玉儿,你没得选择。”
黛玉无奈的垮了小脸,撅着嘴说道:“请大伯伯示下。”
康熙摸了摸黛玉的头说道:“玉儿,你知道胤礽哥哥么?”见黛玉点头,康熙叹道:“你胤礽哥哥自幼被立为太子,他原本也是极好的,可是现在却和兄弟们离心,只与那些自存心思的臣子亲近,玉儿,大伯伯想让你弥合胤礽哥哥和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他小的时候,兄弟们之间原是很亲近的。”
黛玉想了好一会儿,来到康熙面前跪下,抬头轻轻说道:“大伯伯,玉儿想说几句不敬之言。”
康熙将黛玉拉了起来,揽到自己身边说道:“玉儿,你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有所顾忌,大伯伯只想听真话。”
黛玉点点头,抬头看着康熙,轻轻道:“玉儿以为,太子殿下如今与兄弟离心,是大伯伯之过。”
康熙并没有生气,只说道:“嗯,玉儿你接着往下说。”
黛玉确认康熙真的没有生气,方才继续说道:“胤礽哥哥身为太子,自是身份超然,大伯伯又数次让太子监国,也难免让有些人动了歪心思。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钻营之人为了自身的好处,一定会围在太子身边。而且,其他的兄弟们个个出色,太子殿下便觉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定,心乱之下,那起子小人的话难免就会入了心,因此太子殿下才会与兄弟们渐行渐远,反而与小人亲近。”
康熙皱眉道:“那朕有何过?”
黛玉淡淡道:“大伯伯南下北上的巡视,从来都是太子监国,其他诸皇子随侍,身为儿子,谁又不想跟在父亲身边,可是胤礽哥哥却总没有这个机会,次数多了,胤礽哥哥定然以为自己在大伯伯心里还不如其他的兄弟有份量,而且胤礽哥哥生而失母,玉儿相信,在胤礽哥哥心里,大伯伯的地位比谁都重,那份孺慕之情无处可寄,胤礽哥哥虽然贵为太子,却也不过是个可怜人。”
康熙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黛玉暗自心惊,知道自己说的过了,不免暗自反省,再不说话。
过了片刻,康熙脸色稍缓,叹口气道:“玉儿,你说的没错,是大伯伯的过失。”
饶是黛玉聪明,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句话,此时,黛玉才真正意识到揽着自己的是一位皇帝,并不是普通人,他手里掌握的,是天下人的生杀大权。
察觉到黛玉的不自在,康熙低头瞧了一眼,只笑道:“玉儿,还和先前一样,我只是你的大伯伯,皇帝,是在别人面前当的,在玉儿面前不是。”
黛玉听了这话,没由来的觉得心酸,只靠着康熙轻声唤道:“大伯伯!”
康熙摸摸黛玉的头,将黛玉抱到膝上,笑着说道:“玉儿,别沉心,大伯伯还有求与你呢!”
黛玉这才笑道:“大伯伯只管吩咐,只要玉儿能力所及,就一定为大伯伯做好。”
“玉儿呀,你胤礽哥哥原是个好的,大伯伯不想他走下道,不如你请你胤礽哥哥过府,劝解于他。”康熙笑着说道。
黛玉听了这话可是真的发愁了,她和胤礽根本就不认识,就算是交浅言深,至少也得有一面之交吧,康熙见黛玉小眉头皱得紧紧的,知道黛玉愁的是什么,便笑道:“玉儿可是在发愁自己不认识胤礽哥哥?”黛玉无言的点点头,康熙便笑道:“这有何难,玉儿,明儿你进宫来,大伯伯让你与胤礽哥哥见面。”
黛玉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大伯伯,在宫里见胤礽哥哥,似是不妥,玉儿有个想法,不知行与不行?”
康熙笑道:“玉儿,你且先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