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飞机的销售问题 (第2/3页)
旅客通过支线航班汇聚到枢纽机场,再由大型运输机运送到另一枢纽机场。最后再乘坐支线客机到达目的地。
还要让那些欧美国家的航空公司了解到,改善21世纪空中交通拥挤地最好办法是增加运力;我们如意公司接着还要推出超大型运输机计划。大型客机市场前景也将十分乐观,同时为了完善我们鲲鹏客机的系列,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与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竞争。
各位同仁,如意航空航天集团。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让鲲鹏早日把样机生产出来。进行试航。同时也要接触国际上大型的航空公司,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并让他们知道,我们地飞机很不错。各位还有什么要说地。”
这时如意航空航天公司,鲲鹏采购销售部的主管,班米尔斯起身说道:“董事长先生,大飞机向航空公司推广面临着几大问题,这几个问题不但重点关于我们对于国际适航证的领取,更关系到大飞机的成败。第一。根据数据测算我们每架大飞机的售价是在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大飞机要在销售九十架后,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第二,我们要与有意向定购我们大飞机的航空公司,尽快达成意向,我们不能向波音747那样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打开国际市场,原因是世界大多航空公司没有适用747地跑道和配套设施。
第三,我们的大飞机要适应各大航空公司的起降时间。也就是说在9分钟内,完成86名乘客的登机和行李货物装机工作。不然全世界的航空公司的机场都不接受我们!
第四,我们的大飞机有17个快速逃出口。大飞机要保证在秒钟之内,用一半数量的逃生出口,将86名乘客安全离开飞机。
第五,就是大飞机的本身要经过一系列的飞行测试,如最慢起飞速度,也就是机尾拖地实验。
飞机论最大速度地实验,我们的大飞机论最大速度9马赫。
飞机机体的震颤实验。
最大航程极限实验等。
所以我见议我们要尽快的拿出样机,这样对我们销售部有很大帮助。”
接着市场策划部的主管沈庭凯说道:“董事长先生,你刚才说了,美国的波音公司向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出兼并案。已经开始进行了。我们市场部分析,波音接手麦道公司,很可能停产麦道8和麦道9这两款飞机。
那么我们是不是趁现在把上海与麦道公司合作的麦道9的生产权买下来。我现在麦道公司的股东们一定很乐意促成这笔交易。而波音公司看重的是麦道公司地市场份额,而非是飞机技术。”
沈庭凯的话听起来很有道。可这时班米尔斯立刻与他唱起反调:“no、no、no、沈先生,我不赞同你的关点。你说得有一定道,可你还是没有听明白董事长先生的意思。我们收购麦道公司在上海的组装工厂,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你我们接手过来,产量和现在一样的话。美国那边的麦道8、9都已经停产。那么飞机零件生产商的成本就上升,随之卖给我们地价格。一定比现在地零部件价格涨高很多。如果我们扩大生产规模的话,那就等于在和波音公司争夺麦道公司地市场。我们这样做把,现阶段和我们已达成默契的波音公司脑羞成怒。”
沈庭凯不服输的反驳道:“米尔斯先生,请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们没有说要和波音唱对台戏,你知道麦道公司的许多零件都是在中国生产地。基于国内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小幅度的涨价,来稳定位那些零件生产商。至于说我们和波音争夺麦道的市场,更是无疾之谈,上海麦道的生产能力一年也就是生产个三五架的能力,就是大规模生产也不容易。如何与波音争夺麦道的市场分额,我们要麦道8、9。更重要的是关于15坐民航机的技术储备。”
班米尔斯考虑了一下不再与沈凯争执,而把目光转向我。
我笑了笑说道:“你们两人出地意见,都很好。还是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下。我们有没有必要搞麦道9这款飞机的必要性。”
鲲鹏大飞机的总设计师程不时说道:“我从技术角度上,分析一下麦道9,1989年11月,麦道公司宣布上马md9项目。麦道公司原准备在md9上装超高涵道比桨扇发动机,后仍装涡扇发动机。由是。世界石油市场油价一直趋于稳定。致使桨扇发动机的节油效果不太能显示出经济上的优越性。
md-9客机系列安装两台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地v25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与md-8相同地机身横截面、先进高升力机翼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驾驶舱显示器,并且可互换标准单元体机身部件,这使得md-9可与md-8在同一生产线上装配。
md9于1989年11月14日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199年2月22日首次试飞,1994年11月16日获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199年2月24日交付启动用户达美航空公司使用。
1992年6月22日,中国上海飞机公司与麦道公司签订合同。在上海总装制造2架麦道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