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七五节 民族风情蓝印花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七五节 民族风情蓝印花布 (第2/3页)

   整个工艺流程也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但往往简单的东西更能显示制作者的灵气和悟性。在此作坊,可亲自观摩体验一下制作蓝印花布的艰苦和乐趣。

    这里是展厅,左侧是介绍蓝印花布最早的雏形,夹匣,还有现代用的刻花工具,还有现代用的印花工具,刻花稿,涂花板,调拌原料的木桶,最后是刮浆用的刀。

    颜沉鱼和安初遇走进展厅就到处看着聊着,云落倒是很有情趣的在两闺蜜看不到的地方,去轻轻的捏一把香初纯子温软如美玉的小手。中间这些橱窗中,陈设了不少明清时的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等物品,

    橱窗中的清明上河图和世纪上海是用现代科技丝网印刷制成,曾获全国比赛大奖及证书,与传统的手工相比,线条更加细腻。

    至今蓝印花布的印染还遵循着祖辈留下的工艺,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爱。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这些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

    对门还有一家蓝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几个老妈妈在轧棉籽、纺纱线、织棉布,一路看下来,就知道蓝印花布是怎么织成,清新可爱的花纹是怎么印出来的。在这里还能目睹到更多明清时,和更早的制造蓝印花布的工具。

    比如在古书《二仪实录》里讲到的夹缬板,就是最古老的印染工具。蓝印花布制造的第一步是织布,第二步是拷花,第三步是染色,第四步是晒干,等四步都好了就开始第五步刮浆,一条蓝印花布就这样产生了。

    云落看过展厅,就和香初纯子牵着哈士奇爵爷到边上这间小屋参观一下上浆和拷花工艺。这道工序是制造蓝印花布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用事先刻好的花版,平放在上好浆的白布上,均匀地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

    为什么要刷上这两种粉?因为石灰粉可以起防染作用,也就是说拷上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而黄豆粉有较强的粘性,可以把石灰粉牢牢地固定在布上。

    一进染坊,一股焦味扑面而来。在这大染窑下是用暗火烧砻糠的。使染窑保持一定的温度。制作染料是用板蓝根的叶子,根可以治感冒的。

    等颜色染成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再拿刮浆刀刮掉黄豆粉,有浆的地方就是白颜色,而其它地方是蓝颜色。蓝印花布就这样做成了。

    这种蓝印花布无污染,非常的环保,而他的原料为土布原料,染草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加之色彩单纯。蓝底蓝的清纯,白底白的朴实,秀气而不失明快,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

    片片屡屡散发着自然和亲切,这是因为蓝印花布的质朴和清纯,才使它始终在民间工艺中独领。在这染窑中央有一根毛竹是空心的,就是烟囱。在这染坊中,柱子,烟囱上都贴着一张红纸。这就是吉祥如意纸,上面绘着梅葛二仙的画像。

    ……

    颜沉鱼和安初遇轻柔脆美的聊着蓝印花布,看起来倒是气氛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