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九十二章 诚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九十二章 诚信 (第2/3页)

“黎先生,您很坦诚呢。这些文物以前是不值钱的,我们也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收藏,才等到了中国文物的价格上涨呢。如果是50年前,这些所有文物,肯定还比不上欧洲名家的一幅画呢。这里有手套,你戴上看文物去吧,最好是先看看那些书。”

    午阳接过手套,朝艾克笑笑说:“艾克先生,您休息去吧,我很快就看完,上楼来跟您谈价。”

    “好。下面的灯都开了,您去吧。如果要抽烟,请上楼。”

    午阳下到负二楼,木架上面全是书。有用蓝色书套包好了的,也有一些散本的,书的封面也是蓝色的。拿起一本。看到封面上写着永乐大典之多少卷时。差一点就激动得晕过去了。《永乐大典》编撰于永乐年间。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60卷(目录),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7亿字,汇集了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宝库。永乐版的多数毁于兵火,明仁宗时抄了一份副本。但到了乾隆之后,副本也只剩下9000册,八国联军攻入京城,被抢去不少,现在只剩下800册了。

    “梦雨,快来数数,看看永乐大典有多少册。”

    梦雨说:“刚才艾克先生不是说了,这些书你可以拿走,你这么激动,他肯定看出来的。说不定就会反悔的。”

    午阳说:“我能不激动吗?别的文物我都不买,就买这些书回去。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你别傻啊,人家不要钱,你还当冤大头呀。”

    “梦雨,我做人不会这样的。艾克先生的祖父从欧洲搬运过来,肯定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我怎么能白要呢?再说了,艾克先生夫妇在我国工作了4年,能不懂这些事的珍贵吗?还有,他不让我们先看文物,却让我们先看这些不要钱的书,说不定就是考验我们的诚信呢。所以,我绝对不会白要这些书,而且必须给他一个公道的价钱。”

    “好,随你吧,你反正就是傻,但愿傻人有傻福吧。可这些书从来就没有交易过,你知道什么价格合适?”

    “这就只能是凭良心给钱了。我自己觉得不吃亏,对艾克先生来说,反正是意外之喜,应该不会太计较的。你觉得,每册给10万美元怎么样?”

    “不行,太高了,就给一万。”

    “一万太低,最少给5万。”

    “随你吧,我只帮你清点数目,吃亏不吃亏都是你的事,我不想管。”

    两个人将散装的摞成20册一摞,共有20摞,还单了4册,这样就是444册,再点那些用书套包装好了的,这就有些难了。书本的厚薄不一,有的一套6本,有的一套8本,只好午阳点数,梦雨用手机上的计算器累加。不过都是摆在木架上,也好点。

    点了一会,午阳突然说:“不对,这些不是永乐大典。”

    “不是永乐大典是什么?”

    午阳拿起书套,上面印着《四库全书》呢。“也是宝贝,是《四库全书》。”

    梦雨不懂《永乐大典》,可对《四库全书》了解一些。“午阳,《四库全书》不是留在国内吗?我上次还看了一篇文章,说有4套流传至今呢。”

    “对,确实有4部还在,但《四库全书》修成时,是有七部的。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朔阁本和文澜阁本都在,可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文源阁本早就不见了,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版本,看到了肯定要买回去的。”

    梦雨说:“被你这么一打岔,刚才点数白点了。”

    “没关系,肯定要当着艾克先生的面重新点过的。”

    “那就干脆都不点了。午阳,我看这《四库全书》,应该远没有《永乐大典》价值高吧。”

    “对,《四库全书》国内有完整的4套,只是版本不同,内容没有多少区别。当然了,如果能够凑成一套完整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梦雨笑道:“你做梦去吧。午阳,那边还有很多其他书,我们是不是挑选一下,将有用的买回去?”

    “哪有时间去挑选啊,再说我们哪有那个水平啊,这得专业人士才能挑选甄别呢。干脆都买回去好了。跟艾克先生说说,让他优惠一点。”

    “人家说了不要钱你要给,现在又去让人家优惠。”

    “一码归一码,应该的。走,我们下去看看瓷器和铁器。”

    到了负三楼,同样很干燥,瓷器没有长霉,铁器怎么长了绿锈了?运转真气一看,上面有着极为浓郁的紫气,这些东西哪里是铁器呀,明明就是青铜器嘛。刚才听了艾克说铁器,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差一点认错了。不过,艾克认为是铁器,那就是铁器吧。这些青铜器有30多件。都是小器型。各种型制的大部分自己的博物馆里已经有了。只有几件有铭文的,显得比较珍贵。

    看那些瓷器,紫气还算浓郁,有几件是老物件,大部分是明清的东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