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七章 拜访亲友(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七十七章 拜访亲友(二) (第3/3页)

呀。”

    午阳笑道:“妈,您不能这么说的,我们就算是帮了忙,也不能说,要感谢只能是舅舅他们说,我们更不能携恩要挟,让他们如何如何,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不过孩子还是不能先过去,要上学,要习武,得我们自己教。说不定以后孩子出息了,那一点财产还看不上哪。”

    叶妈妈说:“我不过就是那么一说。你们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最好了。”

    31号上午午阳去办公室转了一圈,看到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分厂的加班和公司的值班,都是老一套了,没什么需要操心的。

    回到家里,张爷爷家的两个岳父岳母,和4位师伯、伯母就到了,梦琪6兄弟也一起到了。大家聊了一阵,梦琪就讲到开博物馆的事情。“午阳,我们出去几个月。都已经买好了地皮。开始修建了。”

    午阳说:“你们是在市区还是郊区买的地皮?”

    梦琪说:“都有。市区的都是小地皮。最大的不过3、5亩,小的也就是1亩地,我们所讲的已经买好了开始修建的,都是市区的。郊区的地皮是大,就是离市区太远,最远的,离市中心30多公里,我们都只谈了个意向。没有买好。”

    “还有些犹豫是吧?”

    孟珙说:“不由得我们不犹豫呀。东北、中南、西南和华东的,都是离市区20公里以上的不毛之地,想开垦出来,比和园难多了,华北和西北的,就基本上没有水源,沟沟壑壑的。总之吧,都是一些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地方有多大?”

    梦琪说:“有的地方10万8万的没问题,有的地方就愿意圈多大就多大,价格非常便宜。午阳。我们犹豫的原因,一个是觉得买下没什么意义。二个是我们的现金也有些不够,所以我们就考虑再三,决定还是不买了,一心一意建好市区的博物馆算了。”

    “你们退信没有?”

    “用不着给回信的,我们讲好了,半年之内我们不去,就是不要了。”孟珙说。

    午阳问:“你们都到了什么地方?”

    梦琪说:“除了藏区,就是两个大海岛没去。”

    “如果我都要了这些地皮,你们是不是肯帮忙?”

    “你要我们怎么帮忙?”

    “很简单,就是建设得跟和园一个样。”

    梦琪说:“午阳,你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这些地方吧,买地皮可能只要两千块钱一亩,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起码需要5年时间,投入的资金,每亩就是几十万了,如果加上修水库,修公路,每亩不会少于50万,如果一个地方要形成小气候,没有5万亩的地方,是不行的。”

    午阳笑道:“梦琪哥你还挺内行的嘛。”

    “问的多了,听也听熟了。不过人家说的更多的,还是这样做,倒不如在市区买地皮,买了就可以增值,就可以开发,利益是立马能看见的。”

    午阳说:“各位哥哥,我不求眼前利益,也不计较投入,我要的是长远利益,要的是以后的回报。”

    孟珙说:“你讲一下具体设想。”

    “我想你们帮我买下足够大的土地,然后组织师兄弟们带队进行植树造林、耕种,当然,需要修水库、公路的,也要搞好。”

    “足够大是什么概念?具体是多大?”梦琪问。

    “除了西北,越大越好,西北嘛,就得控制在1万平方公里,就是1500万亩之内,要不然我就没钱了。像现在很多人在西北租地种棉花,打好深井,就可以种了。你们安排师兄弟,也给我买下一大块地皮,打深井和灌溉、耕种的机械,都由我掏钱,他们只要帮我占着地皮就行了。当然,田间地头的树还是要种的。”

    梦琪说:“如果不能买,只能租怎么办?”

    “那就不要了,我没有必要租地。”

    孟珙说:“你现在只有投入,这个算盘怎么打?”

    午阳笑道:“那里的土地价格肯定不会很高,买地加上添置机械、打井,每亩5万都不要,1500万亩需要花7500亿左右,但是这些钱不可能是3、5年就要全部投入的,如果10年投入这么多钱,还是有可能的。现在将地耕种好了,以后国家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搞好了,我将这些地租出去,每年每亩200块,每年就是30亿。看起来这个回本的时间是长了一些,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组织耕种,收获就大了,最重要的,是给子孙留下了摇钱树。”

    大师伯说:“也给国家留下了一片绿洲。”

    梦琪说:“那我们要将时间定的长一些,跟和园一样长。”

    “各位哥哥,你们帮我的忙,我怎样给你们报酬?”(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