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5.收购立升制药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5.收购立升制药厂 (第2/3页)

父亲好赌,把药厂输掉了,现在又回到美国找工作,而礼来现在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位置,所以查尔斯就把他推荐给了高明。另一个却是个刚从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四年的药学phd,是杭州来的,叫林晓露,出来后在纽约的一个小型药品研公司工作,工作勤奋,业绩不错,但因为老板对华人的歧视得不到晋升,所以想换个工作,这个公司跟礼来有些业务往来,所以林晓露结识了查尔斯,而查尔斯觉得高明可能会用得着她,就也同时推荐了她。

    高明看到这两份简历后对两人都很感兴趣,黄志祥是个总经理的人选,而林晓露则是个研方面的人才,这正是国内奇缺的,查尔斯同志还是比较有眼光的。高明跟两个人分别见了面,谈得都挺不错,最后高明就拍板和两人谈妥了工作,就等着国内的事情搞定后前来报到了。

    白静那边由于熟门熟路,很快就圈定了几家候选的厂家,都是急需资金的集体企业,并打着美国h&g投资公司的大旗飞赴各地和厂家的负责人进行了初期的接触,白静依照高明的要求,走到哪里都要住最好的酒店,派头摆得十足。那时的厂家没见过什么外商,一听说是来投资的外商代表都颇为重视。知道人家在国内的注册资金就有1ooo万人民币,那简直就是大财神了,对白静的态度甚是谦恭,前呼后拥地带着她参观工厂,给她介绍情况,并把财务上和药品生产的相关资料复印一股脑地交给她。

    白静把资料都带回来给高明让他筛选,高明仔细分析后就最终圈定了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一家叫做立升制药厂的小厂,这家厂主要生产的是一些治疗感冒、烧、脾胃不适的中药,白静说他们的药疗效不错,但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周转困难,已经被三角债压得喘不过气来。高明觉得这些药都是大众药,需求会很大,又不容易出严重的致死的事故,容易上手,对方的报价也很谦虚,只要15o万人民币,包括8o万的债务,价钱低得连高明自己都在心里暗骂他们‘败家子’,他不知道这15o万块钱在药厂的眼里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他们四百多个人的每月工资总额才是两万多,这还是牟足了劲喊出来的呢。

    不过高明还是让白静再去讨价还价,理由是还要投许多钱在设备上,那些老旧的设备并不值很多钱,效率也很低,跟手工作业差不了多少。这个药厂的生产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生产效率极为低下,高明看中的是他们的研能力,至于生产,他打算进口几台机器,可以进行大批量的快生产和包装,把生产效率至少提高十倍,而生产线上的人员可以减至四、五十人。高明机决定后就打电话给黄志祥和林晓露跟他们通报这里的进展,并把药厂的资料拷贝给他们,要求他们做出一套关于未来药厂的改造方案并全权负责实施,包括新厂的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