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如是我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8.如是我闻 (第2/3页)

就作势要跪下去磕头。澄性上来托住他说:‘不必如此,这个老师澄性可当不得,不过是适逢其会,借花献佛罢了。’说着,手一指,让他坐到椅子上,然后来回踱着步说:‘我有一部《金刚经》,可不是外面他们手里读的《金刚经》啊,是我先师传下的,这个经就只传了我一个,你知道为什么吗?’高明摇摇头。澄性微笑着说:‘法只传有缘,正所谓无缘对面不相识,这个法他们学不来的,先师圆寂的时候就说这个经传给我只是为了接引,正主会在佛陀的寿诞前来取经,所以我一直在等你来。’高明坐在那惊得一张大嘴半天何不拢。澄性又笑道:‘小友不必诧异,先前我也没能参透先师所说的正主是什么意思,而今见到小友才明白,小友此去浮云万里,征途多舛,这部经可保小友无恙啊!要是留给老衲,像这样青灯古佛,岂不是全无用处吗?’高明就问:‘方丈老师看到了我的前路?能不能指点一二?’澄性摇摇头说:‘一切都是缘法,如是如是,又何必枉言?’高明知道又是‘不可说’了,就不再问。

    《金刚经》又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就是大智慧,波罗蜜就是到彼岸,金刚呢就是无坚不摧的意思。《金刚经》本身也是佛经中很特殊的一部,它越了一切宗教性,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澄性并没有象高明想象的那样拿出一本古老的黄的‘秘籍’,只是当着高明的面把经文给他诵读了一遍。高明只觉得他的诵读字字都能打入他的心里,虽然他并不很明白那些经文的意思,但听过后心里异常的平安喜乐。听澄性读完后,高明就问:‘老师,有没有经书什么的,我怕记不住。’澄性笑着说:‘法不传六耳,这个法只是口传心授,不会有经书,也不可以有经书。你只需不停诵读,自然会体会到它的好处,诵读越多功力就越深,对你的助力就越大,切记!’这个秘传的《金刚经》并不是太长,比起外面流行的32部《金刚经》短了许多,高明用了1个多小时就背诵无误。说也奇怪,他觉得每次背诵一遍,那经文就象在他心里又更深地镂刻了一遍一样。最后,澄性知道他已经取到真经了,就笑着一边让他喝茶一边说;‘老衲只是接引之责,现在终于算是不辱使命,所以你我不算师徒,你不必叫我老师,也不必遵守佛门的戒律,这一点却要记住了。’高明赶紧点头称是,想了一下,又说:‘还是称呼老师吧,古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叫一声老师又何妨?’澄性大笑道:‘善哉,善哉,倒是我着了相了,哈哈……’

    这时,就听到门外也是一阵大笑,随着笑声走进一个人,身上的僧袍全是油污破洞,头分不清是什么颜色,乱糟糟的一绺一绺的,面目猥琐,黑乎乎的右手里托着一只缺了角的脏碗,脚上蹬着两只破凉鞋,不是一双,是不同的两只!‘靠,该不会是个济公吧!’高明心想,脸上却不敢表示丝毫的不敬。果然,澄性站起来笑着说:‘高明小友,这是我师兄澄心,师兄,今天回来的倒早啊!’高明突然想起,昨天自己吃不了的那些泡馍、麻秲什么的给过这个乞丐,这个老和尚功夫厉害啊,在自己身边自己也没感到什么异样,对人家都没印象。他惶然站了起来合十施礼道:‘哎呀,昨天可怠慢了前辈老师了!’说着向澄性解释了一下昨天的情况。澄性听了就又笑了起来说:‘师兄,看来咱们跟这位小友还真是有缘啊!’澄心也是大笑道:‘师兄说的是啊,昨天我就觉得跟这位小友有缘,晚上时就觉得心血来潮,就赶了回来,看来却是适逢其会啊,哈哈……’高明听了心里咋舌,感情这位是从西安连夜赶到这里啊,那可是一百多公里啊!

    想到这里,高明赶紧又施了一礼说:‘哎呀,这可当不起了,澄心老前辈,这,这可……’澄心见他惶恐,一挥手打断说:‘也罢,也罢,高明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