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天下无贼 1 (第2/3页)
高明现这波人在车厢口留了一个人,剩下的就分散地过去后面的车厢。车厢口的那人靠在门边,掏出一根烟,又搜出火机点燃了,然后眯着眼吐着烟柱盯着车厢。其他乘客并没有什么不妥的感觉,一如既往地该打牌的打牌,该侃大山的侃大山。这时,一名乘警从另一个口走了进来,左看看右看看,他的眼光在和那人的眼光相遇后木然地转到他处。高明立刻感到他们认识,原来是警匪一家呀,这戏可更有看头了。
在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乘警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似是说了个词,然后就过去了。那人等乘警走了一会后,才慢慢直起身,把烟头扔在地上,用皮鞋捻灭,然后慢慢向9号车厢方向走去。经过高明的时候,那人并没有注意车窗边上喝酒的师徒俩,径直穿了过去。半晌,后面几个车厢的搜索的人都一个个地从师徒俩面前鱼贯而过。等算计着他们都过去以后,高明低声跟师傅说:‘师傅,我去看看。’李灿亭点点头说:‘小心点,轻易不要生事,惊了旅客。’高明说:‘放心吧师傅。’
高明站起身,慢慢地往前面的车厢溜达。到了9车厢,他没有现那波人,旅客们都很正常地吃喝说笑着。他就接着往前走。8o年代的火车用的还是老式的那种邮电局一样绿色的车厢,火车的密封隔音很差,车上随处都能听到外面车轮压在铁轨上出的有节奏的隆隆声。高明眼睛的余光看到车窗外的景物伴着他的前行飞快地向后退去,就像是他每迈出一步,就能跨出几十米一样,这样的感觉不错!终于,他在餐车的门口看到了那伙人。
餐车是在7车厢前面,那帮人中的两个就靠在7车厢的门口,又有4个在7车厢和餐车的过道上抽烟喝啤酒,不时往餐车里瞄一眼。进了餐车,他现还有两人已经坐在了靠门口的饭桌上,一边吃一边用余光瞄着前面的一桌人。高明顺着他们的眼光向那一桌看去,不禁大吃一惊,其中一位竟然是二胖的舅舅。
原来这次的‘傻根’竟然就是舅舅!。舅舅叫莫汝耕,是出身书香门第的一个典型的学者,现在是西安市文物局的副局长。高明摇摇头苦笑了一下,颇有些造化弄人的感慨。他顿了顿,径直走到莫汝耕那桌,装作惊喜的样子大叫一声:‘舅舅!你怎么也在这儿啊!’莫汝耕抬头看见高明,一下没认出来。高明笑着说:‘不认识我啦,我是明明啊!’莫汝耕反应过来了,欣喜地笑道:‘哎呀,我当是谁呢,是明明啊,都长这么高啦,唉,这日子过得是真快呀,哎呀,快快,快坐下,坐下说!’待高明坐下后,莫汝耕就说:‘明明还没吃饭吧,服务员,服务员……’又回过头对高明说:‘明明能喝酒了吧,都比舅舅高了,是个男子汉了,我做主了,咱们一起喝!’高明说:‘那好,但可说好了,我了点小财,这顿酒我请!’莫汝耕作色道:‘小孩子家竟乱说话,舅舅在这里还由得你掏钱,笑话!你赶紧给我坐下!’高明只得笑嘻嘻地坐下说:‘舅舅,那你可别后悔,我饭量可大,吃穷了你可别怨我。’莫汝耕笑道:‘这小子,就知道跟舅舅耍贫嘴,今天你就尽管吃,我倒要看看你能吃多少,难不成你把这火车都吃了?’
莫汝耕给他介绍了他的同伴谢德文,是局里的研究员,完了给他点了菜,又叫了两瓶啤酒,就吃开了,高明还特地从手推的送餐的小车上要了一只烧鸡。寒暄了一阵,就聊了起来此行的情况,原来莫汝耕他们最近在西安新现了一批国家级的文物,这次是带着其中的最有学术价值的一件到北京与北京的专家交流后返回西安。那时侯的人们还是比较单纯的,对安全保密的问题还没有什么意识。这件宝贝就安安静静地躺在莫汝耕的脚下的皮包里,那是一个是战国时秦穆公的一份竹简手书的求贤令。因为这个求贤令,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