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阿华粤菜馆 2 (第2/3页)
的服从和崇拜。这样一来,管理层的意见统一,行动又坚决彻底,从开始就彻底杜绝了一切大锅饭体制中的弊端,很快就把这个新生的队伍练得呱呱叫。
到了1983年春节前夕,阿华粤菜馆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终于开张了。餐厅的第一层是普通桌,四周是港式的操作间,顾客可以隔着柜台看得到里面的操作。餐厅的门口朝南,进来后的右手是几排高低相间的玻璃水箱,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海鲜水产,水箱的旁边是一个长桌,上面铺着白色的台布,台布上摆着各式的菜肴的样本。北墙是一溜的腊味和铁板烧的柜台,柜台的上方挂满了各式的广式烧腊,食客可以看到穿着白色制服的厨师在里面的操作,柜台边香味扑鼻,琳琅满目的菜品令人看到就食指大动。靠西墙安排了几个由屏风隔开的小雅间,里面都是十人台。楼下的大厅有几根红色的大柱子,上面浮雕着金龙,桌椅、屏风、柜台都是从广东定制的古香古色的红木家具,上面都铺着洁白的台布。楼上则全是包房,包房的名字就以城市的名字命名,比如‘纽约’‘巴黎’等等。餐厅提供早茶,午餐,晚餐,以及宵夜,基本上是24小时,只要有客人就有营业,这也开了京城餐馆的先河,也给当时平淡无趣北京的夜生活平添了一份色彩。
高明挑的这些四川妹子都是长相清秀,身材苗条,而且腿必须好看,穿上旗袍让人眼花缭乱,门口的礼仪小姐都是一米六八到一米七二的身高,负责引领到位。领班和经理都是黑色的套装,男的一身西服,女的必须是不过膝盖的短裙。所有服务人员都有一个胸卡,上面写着他们的编号和职位。保安也扩编到十几个人,主要是从一些退伍军人中挑选出来的,也是一身灰色的制服,带着大沿帽,很是气派。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高明照搬后来的高档酒楼的标准而来的。
开张的那一天就邀请了舒军副局长和银行的张涛副行长,以及其他的政府各部门机关的关系户,包括从挂历生意上建立的关系网。高拥军穿着一身笔挺的西服,在装修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餐馆大排宴席。贵宾们大开眼界,而阿虎也带领着刚刚培训好的服务生,穿着剪裁得体的各式制服和旗袍惊艳亮相,不少宾客的眼睛就忍不住地往服务员旗袍的高高的开叉处瞟来瞟去,(其实比起后来也不算高了,只开到膝盖的上面一点)每一桌都有一个服务员负责招呼,这种现代的酒店式服务方式让来宾耳目一新。等到入席后,各式广式的精美菜肴流水价的送了上来,味道纯正鲜香,各式的广式招牌菜如烤乳猪、海鲜、腊味、铁板等更让宾客们胃口大开,大呼过瘾。至于服务水平更是让饱受老式餐厅的服务员的白眼的顾客们真正找到了作上帝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饭馆,有这样的地方谁还愿意回去看着服务员的脸色吃饭呀!
阿华的头衔是副总经理,高明给她在白塔寺附近单租了一间两居室,她在公司的宿舍也是单间。高明不愿让这样的绝色女子在餐厅里抛头露面,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北京虽然是都,但有钱有势的色狼也不少!所以开业的那天她就在后面统筹指挥,她是餐厅筹建的元老,人既干练谦和,对业务又熟悉,加上又是‘高董’的人,所以大家都还比较服帖。阿华本人并不在意这些头衔,她只在意高明。自从被高明救起的那晚,她就对他芳心暗可,被带到北京后,她的生活就完全变了一个样,而高明又是仪表人才,允文允武,对她又是关怀备至,生怕她在这里一个人受了委屈,所以从心里她早就把高明看成是自己的男人。
餐厅开业一炮打响,从此一到晚上停车场就车满为患,整个胡同的路边也都停满了小车和自行车,而且到了不一定有座位,还要拿着号等候。这人就是这样,越是要排队才能吃上的东西就越要来吃,都觉得这样才是好东西。这里普通的青菜和粤菜倒是不贵,但高档的菜肴如海鲜之类的就很贵了,因为这是针对有钱人定的价钱,所以既照顾了高端的顾客,又不会使低端的客人难堪。但到了这里的大部分人还是或多或少地要点一些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