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3/3页)

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瑜受了剑对众言曰:“吾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迟误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言罢辞了孙权起身出府。众文武各无言而散。周瑜回到下处便请孔明议事。孔明至。瑜曰:“今日府下公议已定愿求破曹良策。”孔明曰:“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也。”瑜曰:“何谓心不稳?”孔明曰:“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将军能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瑜曰:“先生之论甚善。”乃复入见孙权。权曰:“公瑾夜至必有事故。”瑜曰:“来日调拨军马主公心有疑否?”权曰“但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瑜笑曰:“瑜特为此来开解主公。主公因见操檄文言水6大军百万故怀疑惧不复料其虚实。今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权抚瑜背曰:“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子布无谋深失孤望;独卿及子敬与孤同心耳。卿可与子敬、程普即日选军前进。孤当续人马多载资粮为卿后应。卿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肃曰:“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

    次日平明瑜赴行营升中军帐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瑜令众将曰:“王法无亲诸君各守乃职。方今曹**权甚于董卓:囚天子于许昌。屯暴兵于境上。吾今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令毕即差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领本部战船即日起行前至三江口下寨别听将令;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6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水6并进克期取齐。调拨已毕诸将各自收拾船只军器起行。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普大惊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次日瑜请诸葛瑾谓曰:“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瑾曰:“瑾自至江东愧无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即时上马径投驿亭来见孔明。孔明接入哭拜各诉阔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遂答曰:“夷、齐古之圣贤也。”瑾曰:“夷、齐虽至饿死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回见周瑜细述孔明之言。瑜曰:“公意若何?”瑾曰:“吾受孙将军厚恩安肯相背!”瑜曰:“公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吾自有伏孔明之计。”正是:智与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难容。毕竟周瑜定何计伏孔明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