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深夜议事 (第2/3页)
看到了案上一封李知廉的来信,心道若水怎么又来信了,莫不是这长兴县又有好消息不成?这个幺弟性子沉稳,办事得力,倒是族中少有几个可以信赖之人。
可是等李知孝拆开信封浏览过全文后,整个人却是出了一身冷汗,怎么会出这种乱子,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李知孝心神不宁,烦闷异常时,书房外却是传来了家丁的通报之声,“老爷,薛相公府上派了人过来,说是邀您过府,有要事商议。”
李知孝心中又是一惊,此刻已经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能有什么天大的事情让薛相也是如此着急,莫非皇上的病情有变不成?李知孝紧紧捏了一下腰间的金鱼袋,收拾了一下书案,对着外面吩咐道:“更衣伺候,速去相府!”
京城之中满是各方眼线,为了不太过招惹耳目,李知孝并没有让仪仗车马随行,只是要了一顶不起眼的青色小轿,带了三五仆从,从后门而出直奔相府而去。
不到一刻钟,李知孝已然到了薛极的书房门口,他整了整衣冠,犹疑了一下,又将腰间的金鱼袋收起藏入怀中,这才推门而入。
书房里面已然齐集了不少人,随便一个都是名动京城的高官权宦,几乎汇集了史党的所有精英,连老狐狸宣缯也是赫然在列,这厮自从升了大学士,领了提举洞霄宫之衔后,已然极少参与集会了。如果把薛极说成是史相的左膀,那么右臂自然就是此翁了!
等到李知孝对着房中之人参见寒暄过几句,坐在正位的薛极终于开口淡淡道:“今日召众位来此,乃是为了这么一桩事故,宫里头传来了消息,说是皇上醒来后看完那份有关李全的折子后,龙颜大怒,在勤政殿里狠狠发了一通脾气。还想在明日朝堂之上重议此折,众位对此有何应对之策啊?”
“是那份奏请李全在山东紧守不出,不要招惹蒙古人的折子吗?”梁成大操着一口福建味的官话第一个发言,见到薛极点了点头,三角眼中精光一闪道,“这是众位相公议定的,别说皇上年岁还小,就算已然亲政,我等众口一词顶回去就好了,有必要这么劳师动众,大晚上的商议此事吗?”
“皇上龙体刚愈不久,若是我们手段太过激烈,万一气坏了龙体,怕是不好吧?”说话的是一个黑须方面的清瘦中年人,此人正是户部尚书余天赐,当日就是他从民间找到了遗落在民间的当今圣上,史党中论起和皇上的情分,此人自然独占第一。
薛极闻言点了点头,“老师也是这个意思,为臣子的怎么能勾连起来冲撞皇上,这岂不是大不敬吗?但是李全此人招惹蒙古人一事,却也是不能坐视,我们大宋朝是再也经不起大的战祸了,这蒙古人眼看着就要攻灭西夏,连金国也是几迁其都,以避其锋,恐怕亡族败国也是不会太过久远。到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