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起命案发生 (第2/3页)
衙,还没走出一条街,一股肉香就远远传来,循着香味望去,可不正是一个卖粽子的小摊吗?
卖粽子的是一个和李老实年龄相近的老者,比起李老实来胖了一点。
哎,怎么又想起李老实,徐逍遥心中无奈,但是脚下却不停,快步走向粽子摊。闻到粽子的香味,他狠命咽了一口口水,这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饿了。
卖粽老者见到不住咽着口水的徐逍遥,有些得意地一笑,“小哥,见过急色的,没见过急粽子的。快来尝尝这正宗的嘉兴肉棕,糯米松软入味,肉块肥而不腻。绝对保你吃了一个想两个,吃了两个要三个。”
“老板说得好。”听到老者风趣的言语,徐逍遥的心情不自觉开朗了许多,有些兴奋地搓了搓手,“这么香的粽子真是神仙闻到也留步,直接给我来三个,一共多少?”徐逍遥说着把手伸入怀中掏起了钱袋。
老者闻言呵呵一笑,“这就要看客官付什么了。要是付铜钱,一个粽子两文,要是付会子,一个粽子十文。”
会子是朝廷印发的纸币,而且朝廷的俸禄向来只付会子,徐逍遥月俸三贯,现下的光景会子计价的物价飞涨,三贯会子一共三千文,糊口都有些难,幸好除了俸禄,朝廷冰火钱发的也不少,还算能够每月略有节余。其实月俸三贯已不算低了,以前当扑通衙差只有两贯,就是长兴县的知县也不过十五贯罢了。
徐逍遥当下便付了会子三十文,从老者手中接过三个火热的粽子。
翠绿的粽子皮,浓郁的香气,让徐逍遥更觉得腹中饥饿,可是越是心急,越是解不开绑粽子的绳子,粽子的绳结处留下的线头短的可以忽略不计,让人有些难以下手。徐逍遥一边埋头解绳,一边向卖粽的老者嘀咕,“大爷,你这绳结怎么打成这样,再省成本,也不用在绳子上节省吧。”
“呵呵。”老头笑着递给徐逍遥一把剪子,“绳子是小孙女绑的,头一回干,没经验。不过我这粽子里面的材料可是分量充足,小哥吃过就知道了。”
靠着剪子的帮助,徐逍遥终于解开了粽子,迫不及待拨开荷叶,对着浅酱油色的粽子就是一口猛啃,一边吃一边嘴巴里时不时吐出几个模糊不清的‘好吃’。
卖粽子的老者见此情景也是欣慰地哈哈大笑,“乡俗嬉游重端五,剩烹团粽唤比邻。小哥要是吃得好,多买几个,也好招待邻里朋友。”
徐逍遥听到老头的吟诵,眼睛一亮,“哦?陆放翁的诗!好好,老人家念地好,我虽然没读过几年诗书,平时也不喜欢这些文墨,但是唯独对岳爷爷的满江红,陆放翁的诗,却是喜欢得很。岳爷爷自不比说,陆放翁投笔从戎,文武全才,也是难得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冲着老人家这几句诗,我就再多买五个。”
的确岳爷爷三个字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注解。陆放翁就是陆游,徐逍遥对于这个爱国诗人仰慕非常,陆游一生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