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举荐 (第3/3页)
“陛下。臣定鞠躬尽瘁。
臣不在朝廷了,还请陛下多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使我大宋天下昌盛万寿”。
赵颍点点头。
范纯仁这才回列。
王安石怒气不息,范纯仁都要走了还要给他使别扭,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亲的是谁,远的又是谁,指桑骂接么?
心里暗恨,王安石出列说道:“陛下,御史中承身为御史之,是朝廷重职,不能空悬,如今百官群集,不如就在这个时候一并商量议定吧。”
赵殒点头颌。
司马光与沈欢有点急了,大家都看得出来,邸绾弹劾范纯仁就是冲这个位子去的,王安石当场提出来,看来是志在必得了。
他们急的是手上可用之人并不多,很多人并不如范纯仁有才。
“陛下,臣举荐郑州知州彭思永”小司马光率先举荐,“彭思永仁孝之名天下皆知,治平年间也做过御史中承,让他重操旧业,再合适不过了。”
按理说他是宰相,在监督百官的御史职位上要顾忌退避,但是他实在忍不住了,如果御史头子上来一个毒安石的亲信,对方岂不是要完全把持朝政?
“彭思永?”
赵殒沉吟。
沈欢也想起这号人来,确实是个人才。自小成名。不过却是个倒霉蛋,当年因为牵涉到了欧阳修绯闻之事给罢黜出了朝廷他没弹劾欧阳修,只是因为大嘴巴先把这事说出来。最后查无实据,他就受到了牵连。
“郑州知州?”王安石冷笑一声,“陛下,臣想起来了,彭思永这些年在郑州对新法阳奉阴违,致使新法在郑州推行不力。臣还想请陛下治他的罪呢,焉能回京?”
“那就另选一个人吧。”赵殒最不能容忍的也是对新法仇视之人。
王安石看了一眼那绾,进而说道:“陛下,谏院大夫那绾这些年主持谏院之事,身为言官,兢兢业业,没有出过差错。不如升他为御史中承,也算对有功之臣的嘉奖。如何?。
那绾闻言大喜,强自镇定。
“却也是一个好人选。”赵殒沉吟一会。
司马光夫急,示意沈欢进言。
沈欢大是无奈,不是他不想插一脚,关键是他手上无人可用,如果苏轼在这里还好办,也足够资格做御史中承了。至于其他,就要好生考虑了。这个举荐也要担很大的责任,如果荐人不当,往后要受到牵连。那么还不如宁缺母滥呢!
沈欢回头看看百官,在一帮子翰林学士里看到韩维,不由眼睛一亮,出列说道:“陛下,臣觉得翰林学士韩维韩大人最适合做御史中承了。”
“哦?”昔日老师,赵殒还是照顾几分的。
司马光心下大喜,也道:“陛下,韩持国正是最佳人选。学问就不用说了,人品更是高洁之士,朝中焉有人比他更适合主持御史台?”
韩绎二话不说,回头瞪着自己的弟弟。愤怒之意,不言而喻。
这时候,韩维不能无动于衷了,尴尬地站了出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有山,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