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安石之道 (第2/3页)
都受不了!您一旦认准了一个道理,就死也不回头,也不肯改变。四年前青苗法出来,你认为可以全天下推及,有人却认为过快,结果如何?小婿承认,成果是有的,可他的问题呢?有些官员为了政绩强迫百姓买青苗钱,一旦秋收不好,无力还贷,就颇多强力逼迫,扰了百姓的安定,这才是大家反对的原由呀!
“再说保甲法。为了逃避记练,百姓不惜自残身体;还有保马法,很多地方百姓肚子都填不饱,却还要饲养马匹,他们能不闹腾吗?如果你缓一缓,多加考虑,把脚步放慢,先选一些合适的地方推广合适的法令,再慢慢普及天下,又何来朝野尽是反对之声?”
王安石怒道:“按你这么说,老夫法令全都一无是处?别以为抬出一些大道理就认为道理全是占你一边了刀你敢说,反对之人没有出于私心的?就没有人认为新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沈欢反问:“那您为何损害这么多人的利益?”
王安石暴跳如雷:“变法变法,自会损人利益。一如当年商鞋。多少王公子弟要他的命,虽然他最后还是死了。可是若没有他,岂有后来秦国一统天下的根基?若大宋能够自此强盛。老夫纵如商鞍殒命也心甘情愿”。
沈欢反驳:“商鞍是损害了。些人的利益,不过他保证了更多人的利益,比如百姓、军伍之人,这些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他的成功之道。岳父大人您呢?我承认,部分百姓是受益的,可受损的也不少!弊端也是一点点积累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二介反扑。届时不单性命名声不保,就连变法的最佳入尖了。谁又来负这个责任?”
王安石怒气冲冲:“老夫只看到大部分百姓是赞同的,而国库也一天比一天充实,这就足够了”。
“大部分百姓?岳父大人指的是谁?开封一地么,福建一地么?还是那些跟随您的官员?”沈欢冷笑不已。
“你”。王安石拍案而起,指着沈欢。“说了那么多,你还不是为司马君实做说客来的?缓缓缓,再缓大宋就没救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用老子来教老夫?哈,老夫也告诉你,孟子也说过:“当今天下,舍我其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别人毁我损我谤我又如何。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老夫给你的回答!”
沈欢也怒了,费了这么多口舌,看来又白费了,嘿然冷笑:“看到了,这就是您与司马相公的区别,一去不回头,一意孤行,从不肯听人劝。您让小婿怎么敢跟随您?”
王安石冷眼斜观:“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原则。话不投机半句多,王某也不打扰你了。告辞”。
沈欢。当了一声:小婿送送岳父大人。”
王安石甩甩手往大门行去。
沈欢突然又说道:“岳父大人,临走之前,小婿送您一句诗如何?。
“怎么,卖弄你沈大才子天下传唱的诗词本领么?”
沈欢忍着气说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桃暗花明又一村。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