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议一议 (第2/3页)
你果敢勇为。又懂变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变法人才。老夫就暂时把京城之事交予你了!”
王安石对章慎的评价,倒也不是虚词,此人干事之劲头,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做起事来,勇往直前,不管前面有什么阻力。都一一踢开绊脚之石。在开封这几年。推行变法措施。不遗余力,反对之人纵使是皇亲国戚,他也敢于任事,毫不屈服。
变法能在开封一地实行得最彻底,他功不可没,这也是王安石最欣赏他的地方。
如果沈欢在此地,当然会想到章慎此人的不简单,此人心性,说好听点是坚韧,难听一点则是残酷。不单对敌人残酷。对自己也残酷。
司马光死后,他毫不手软,提出要把司马光的坟墓掘开,暴骨鞭尸;不喜苏轼,把他一贬再贬。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崖州。
把人贬到海南岛,在宋朝,几乎与抄家杀头差不多了。对敌人的狠,可见一般。
最令人感到害怕的他还能对自己狠,据说他曾经与苏轼一同游山。到子一悬崖处,两人议论如果能在悬崖壁上题词一次,倒也是难得之事。两人打赌看谁敢用绳子吊到崖壁题辞。苏轼看看悬崖,心生害怕。不敢作为。章惶二话不说,拿起笔墨,用绳子绑上自己与树木,一省,六题了字小来的时候,面不改色!
能对自己狠,对自己残酷。这等角色,更是令人心寒!
章惶此匆的心情极不平静,出乎意料的收获令他惊喜得难以自制。心里对王安石的感激无以复加,大有为知己而死的心声。
“王参政,章某一定为变法事业兢炮业业,死而后已,一定章慎暗自下了无比坚定的决心。,,
王安石对韩修的安排。最终还是不完满如愿,出了一点点意外。
时间过了端午,在赵颈的催促下,天文史官终于选出了泰山封禅的好日子。
五月端午,七月七夕、中元,两个都是凶煞之月,并不适合举行这等盛事。九月又有重阳,十月之后,北方会大雪不停,更不适合了。因此他们在六月与八月挑选了两个吉利日子,供赵颍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