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任 (第2/3页)
沈欢蹲在床边,满意地看着他们娘俩,叹道:“总算是平安生下来了,璇儿,你不知道我刚才有多担心呢!”
王璇嗔笑道:“你都准备得这般充分了,再不安全生下来,妾身都不好意思了呢!”
沈欢不禁傻笑,为了这个孩子能平安出生,他可是下足卫生的东西,都不能给王璇吃下。一个月以前,每隔几天就要用石灰与烈酒等物对整个府邸进行消毒杀菌。连产婆都提前找好,对她们进行了一些后世的生理卫生课的教育,免得她们用传统地老手段来接生。
而接生用的物品,也都很小心地进行了杀菌。比如床被之类地东西,都是新的,而且用开水泡洗过,因为天气不好,为了保持干燥,甚至加温烘烤。还有剪脐带的剪子等物。都用酒来泡洗过,之后再用开水来煮了又煮。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出生,这个时代地婴儿夭折率实在让沈欢放心不下,因此许多准备事宜都要他亲自出马去吩咐。现在总算松了一口气,母子都平安无事。
这时候沈氏过了说道:“欢儿,璇儿很累了,你先让她休息休息再说吧。”
“哦,是是。”沈欢醒悟过来,从床上抱起孩子,笑着对王璇说。“璇儿,你先休息一会。醒了再看孩子,如何?”
王璇虚弱地点了点头,安然地闭上眼,睡了过去。
而沈氏见状不待沈欢反应,把孩子从沈欢手中一把抱了过去,笑道:“让娘仔细看看孙儿!”
沈欢大是无奈,他也想仔细看看儿子呀,须知他也是第紧。然而对自己地骨肉又是那般感到亲密与难舍!
沈氏抱着孙子逗弄了许久,直到孩子也睡去,才抬起头来,问道:“欢儿,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吗?”
沈欢大感兴奋,狠狠地点头,别说名字了,他连孩子地未来都规划得七七八八了。比如几岁认字,几岁学艺,几岁接触其他杂学。几岁成亲,几岁生儿子。总之一切规划都在他脑海显现过一番了。只等岁月流逝孩子成长
“沈熙成,如何?”沈欢笑着问道。
“熙成?熙成……”沈氏念了几次,觉得还顺口,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就叫熙成吧。现在是熙宁年间,有个熙字也算符合。”
熙者。又是“希”音。希成希成,也可以寄托沈欢对这个时代的理想了。希望能成功吧。
于是乎。小沈才出生几刻钟,没有任何民主地套上了“熙成”地民号。不过已在熟睡的他应该不会在意了吧。也许,要直到他长大懂事,才会了解他父亲地这番希望吧。不过那个时候,时代也应该已经改变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海州城里消息灵通之人都听到了知州大人喜得麟子的消息,不少人送来了很多补品。沈欢在海州在东海布置好出海事宜后赶了回来,说要尽快见侄儿一面;欧阳也上门来观看,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沈欢亲自告诫他莫要在报纸上刊登这些小道消息了;就连欧阳修这等老人,关心后辈,也来看了一眼,让沈家大小感激不已。
总之又热闹了几天。
当一切归于平静之后,沈欢的心思才回到了正事之上。一打听,他才现,京城朝堂的局势又有一番变化了。而苏轼安置,也有了着落。
三月初十,沈欢才从京城的来的报纸上知道了朝廷对苏轼的安排。
报纸来得迟,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是多日以前
沈欢儿子出生日的前十天,京城福宁殿。
宰相司马光与皇帝赵顼相对而谈,偌大个福宁殿就他们君臣两人。
赵顼一脸兴奋,看着沉稳地司马光,说道:“司马相公,子贤提议设立海关之策,你觉得如何?”
“全凭陛下裁决。”
赵顼不悦了:“司马相公,朕是因为对你的信任,才把你找来相问。你也知道,子贤来的奏章里头,涉及到海军之事,另外还有海盐,朕不好当着诸位大臣之面说出来,事惟有你知道,因此朕也只有你问了。你莫要与朕打马虎
“臣不敢!”司马光恭敬地说道,“臣在说出本意之前,还是想先问陛下一句,陛下觉得这个海关可设立吗?”
“为何不可?”赵顼大是振奋,“你也看到了,子贤在海州做海贸,才一年多就上交了两百万贯的赋税,如果算上海军里面的一百万贯,那就是三百万贯!三百万贯呀,都比得上朝廷盐一般的收入了。而且子贤也说了,随着产盐能力的增大,还有海船队伍的扩大。今年的收入将会更多!如果有朝廷转设一关来处置这些海贸,那将会产生多大的利益呀!千万贯?还是几千万贯?朕都不敢想象了!因此,这个海关,朕一定要设地!”
司马光平静地点头,其实心里已经暗地里在笑了。昨日陛下召见,商讨了海州一方上交赋税地示意之后,震惊地他回到府中就受到沈欢寄来的信件。心里沈欢没有任何隐瞒地把在海州做的一切都详细说了,包括海盐与海贸。
他的意思就是设立一个海关,让苏轼来做这个负责人。一来让苏轼避一避朝政的风头;二来这里确实能出政绩,最适合苏轼不过了。待得两三年,凭此功绩,入京为官也不会有闲话了。
回信地意思就是让他这个服官家让苏轼出任,免得便宜了别人――有此利益,别说官家了,就算司马光这等臣子都会同意这个海关的设立。对于这一点,沈欢从来没有怀疑过。因此围绕地主题更多是如何让苏轼走马上任。
了解详情之后的司马光,先是惊,后是喜。惊地是沈欢的动作。喜地是沈欢是他的人,还有苏轼的安置也有了去处。这些日子,苏轼在朝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官家不喜,朝臣攻击,都让他好不狼狈。
作为这次领他进朝的人,司马光也不好受。现在有了更好的去处,就再好不过了。虽然无奈人才远走,可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不得不为之。就像当年沈欢出海州一样!
因此刚才听得官家设立海关地强硬态度,司马光才高兴不已。想了想,说道:“陛下说要设,臣当然不敢说不行。再说这确实于国于民都有利,不过这个海关,该是什么品级。由谁来管呢?”
赵顼一愣,才一日的时间。他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不由问道:“那司马相公是何主张?”
司马光说道:“臣觉得可以把此海关命名曰大宋海贸总关。职责是负责大宋天下的各处海贸。在沿海各路设立一些港口,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海关就总体负责这些海划。还有就是大宋对外或者海外对大宋贸易税收,也由海关负责。那些不是朝廷设立的港口,将没有对外贸易的权力,而海关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负责打击非法海外贸易。这个打击就要借助海军的力量,因此臣觉得把海关设在海州最好不过了!”
赵顼点头笑道:“这些朕也觉得有理,可以依司马相公所言去办!那海关的品级如何,又归哪所管呢?”
“品级不宜过高!”司马光斩钉截铁地说道,“最好只是五品。”沈欢说了,这海关现在更多是为苏轼而设,如果品级太高,估计王安石一方之人不会同意,一旦大力反对,官家这边就不好说话了;再说海关如果品级太高,就成为大宋官员都想去的地方,到时难免成为别人手中敛财贪财地工具!
“五品……”赵顼沉吟不已,觉得有点低了,想想海贸的利益,怎么说也该要三品才对得起他地功绩呀!
司马光忙道:“陛下,此事还涉及到海州的海军与海盐,如果品级太高,朝廷现在要设立,难免就引人注目,届时也许这些秘密就都要泄露了。这对朝廷很不利!”
赵顼一惊,点头道:“相公果然思虑周全远大,好,五品就五品!”
“至于海关归属……”司马光沉吟片刻,“海关管的也觉得属于三司最好不过了!”
“三司!”赵顼又是一惊,奇怪地看着司马光。司马光与王安石不对付,他当然清楚,也许是有意为之。而三司权力虽然不再像以前那般大了,可三司使是曾布,此人支持的是王安石,司马光还让海关入三司,难道不是壮大敌人吗?
“是三司!”司马光坚定地道,“政事堂管政务,枢密院管军务,而三司管财务,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定,可以让朝堂平稳,臣并不敢逾越!海关再好也是财务,理应归三司管辖!”
赵顼有点惭愧了。“规定”他都改得七七八八了;不过心里却是颇为欣慰,司马光为人持正,不会因人废事,这点非常可取!
“就归三司吧!”赵顼赶快说道,“不过因为要涉及到海军之事,三司暂时也不能插手,名义上归它,实际上就先掌握在朕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