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学 (第3/3页)
连司马相公。也开始做一些能生财的实事了!”
沈欢微微一笑。此他终于可以肯定。经过几年的努力。欧阳终于给他同化完毕。思想上已经无限接近他了。可惜了另一位才俊司马康。没有深入学习他的唯物与矛盾两论。思想就算有所先进。应该也比不上欧阳通达。看看他现在忙着帮父亲修的《资治通鉴》。还是一片酸气。与平常古人无异。
不过毛老爷爷说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大规模撒网。不如盯着一条鱼。就下死手。能深刻影响到欧阳这个大才。已经算是极其成功了。从今往后。有些事。也可以放心的交予对方去帮忙了。
欧阳倏的又叹道:“子贤。你这些知识。都是至理。若是能教予其他人。让他们都明白这些日常道理。应该能更好的生活吧。你是不是……”
“伯和兄。你说。会有人要学吗?”沈欢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要己广授门人罢了。“伯和兄。现在的读书人。读着圣贤之书。一心考取功名。你说。这些什么惯性什么力。能让他们靠的上功名。做的上官?不能!既然对他们没利处。谁会用心学习?”
欧阳不由叹气了。他也知道沈欢说的是道理。还是叹道:“可是。天下读书人。数以百万计。又几个能考的上功名?这还是子贤你与为兄说的。因此。你才收些学生。教授他们能赚钱能造物的知识。现在这些。不就是实理?既然能教人明白日常物理。对他们日后生活大有裨益。子贤岂能只教十多个人。而不去造福百万学子?若能广而授之。百年之后。大家都的了利处。就会感激子贤今日的作为了!”
沈欢苦笑道:“不是小弟不愿意。而是他们不愿意学呀!”
欧阳也是喟叹不已:“若是有法子能让他们愿学习。那该多好呀。子贤。这天下。能做官的毕竟少数。大多最后还是只能沦为生活的奔波者。若能从中学到一点有益的知识。他日也是一门手艺嘛!”
“愿?不愿?”沈欢脑子里闪现这两个观念。隐隐有了所悟。却又还抓不到那点灵光。
欧阳又道:“现在是私塾与书院。只教圣贤之书。若不取功名。学生最后还是没有一点长处。”
“长处……私塾与书院……”沈欢眼睛一亮。欧阳的话。终于打开了他那灵光之门。现在。又该是突其想的时候了。
“伯和兄。小弟也许有法子了。”
“真的?子贤。快说说!”欧阳急的一把拉住沈欢的手臂。他也知道。沈欢来鬼点子就多。
沈欢笑道:“说来还的感谢伯和兄的提醒。”
“提醒?”欧阳愣住了。“子贤别说笑了。为兄能有什么提醒。我也无计可想了呢!”
“伯和兄不是说了私塾与书院吗?”
“怎么。子贤准备建私塾或者书院?”欧阳愕然。
沈欢摇头。道:“私塾一般是私人或者家族教育子弟的的方。至于书院。经过展。现在不少都是朝廷官方主办。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缺点。比如私塾吧。因为是私人或者家族的。外人难以进去。而且大多学资贵。贫家子弟难以承受。还有书院。师资很强。规模大。不过是官方主办。除非很有才华或者官方子弟才能进去。如果……我等建一所介于两者之间的教育场所。伯和兄。你说如何?”
“两者之间?”欧阳当然不明白。
“就是由我等私人建造。规模却很大的教育场所!既是私人建造。当然不会像书院那样要非比寻常的才华或者官人子弟才能进来;既然是规模大。能收的学生当然很多。不会像私塾一样有很多限制。”
欧阳苦笑道:“子贤。为兄还是不明白。”
沈欢说道:“刚才伯和兄不是说要他们愿学习小弟的知识吗?因为是私人建造。教什么。当然由我等说了算。该怎么学。也是由我等来规定!不过。这算是不愿的愿吧。因为小弟会规定。把小弟这几门知识列为必修课。也就是说。进来的学生。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每期通过己的选择。选择该修什么。什么时候修完。你说。这算愿吧。这又不算愿吧?哈哈。因为是私人建造。就当是慈善吧。进来的学子。只要通过一般的测试。就可以免费学习。免费哦。伯和兄。对于那些无资学习的士人来说。是一个诱惑吧?”
欧阳震撼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想头。沉吟着说道:“如果要求他们选择。别人会有没有闲话?”
“闲话?什么闲话?小弟还有后招呢。除了这几门特别的学科。儒家正义。也是必修的科目。也就是说。儒家经典。在我们这教育场所。也是有的位的。至于高不高。就由我等说了算。最重要还是物理等科目。规定每学年若是测试不及格。不颁从中学成毕业的证书!这样。他们就不敢马虎。只能实在去学了。只要他们学到知识。至于以后用到与否。就不该我等关心了。我等也是为了他们好而已。不过。还可以规定。毕业后若是不愿科考或者落第者。物理数学等科目优秀者。可以优先进入印刷作坊或者水泥作坊等处做事。待遇从厚。伯和兄也知道。云飞兄是有很多产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的!”
欧阳喃喃的叹道:“果然是好手段。威逼利诱。好手段呀!子贤。为了目的。你真是不择手段呀!”
沈欢故作深沉的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伯和兄。你啥时候也这般俗了?这是手段。可本意也是好的呀!”
欧阳苦笑不已:“为兄早就知道。什么事在你手上。都能有个法子。而且还是不一般的法子。好吧。你准备办学。建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沈欢沉吟说道:“这个的方。就选在海州吧。不过规模应该很大。就在海州城外选择一个的方吧。一切建筑。就以水泥来建。哈哈。小弟亲设计一个建筑图。就让他们按着来造!当然。现在资金紧张。只能慢慢来。先找好的。买好。谋划好。等资金到位。就开始建了。伯和兄。小弟估计下半年。也就是留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到时还需你的鼎助呀!”
“义不容辞!”欧阳笑道。
“好!”沈欢赞道。“至于叫什么名字。依小弟看。就叫海州大学吧!”
“大学?”欧阳惊了一下。
沈欢解释道:“这与京城的大学或者太学不一样。总之与他们无关。就是一个叫法而已。”
大学!就是大学!沈欢的计策。就是在古代建一所比较综合的大学――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比较正规的大学。都是一些学习儒家经义的书院。这一点。比外国要落后的多。沈欢如果没有记错。外国比较综合性的大学。建立起来的时间。应该没有几个世纪了。
他要在这一点上。领先外国。只要能建立的起来。以大学的兼容性。思想应该能解放一下。也许不是现在。可只要有希望。沈欢就不会放弃。
从欧阳“书院”的提醒里。他的出了这一计划:与其只教十个人。不如通过一些手段。把物理数学知识普及出去。这些知识。沈欢通过了筛选。不会触及大宋的容忍底线。他不要求这个大学能出多少顶尖的人才。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普及一下他的思想。人多力量大。有些事。有些话。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理。
沈欢向欧阳解释了大学里必修与选修的概念。还照着后世的一些大学办学规章。制定了一些适应古代思想的制度。他来谨慎。可不想因这座教育机构成为己的绊脚石。因此。他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是要制定规矩与制度。奖罚都有明文。谁犯错。就是谁倒霉。尽量撇清与己的关系。这一点。他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了。
欧阳突然问道:“书院有山长。子贤。这个大学。你决定由谁主持?”
沈欢一愣。问道:“伯和兄。你认为呢?”
欧阳答道:“当然是子贤你最合适。大学因你一念而建。你应该有着一番构思。己来主持。才能完美呀!”
可惜可惜。坚持了半个月。日更九千字的金身给破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坚持六千字的了。说实在的。能码出这一章。书生都惊奇了。昨晚到现在。只睡了三个多小时而已。白天又忙了一天。现在是眯着呀码出来的。一万八。求次月票下。虽然对书生这书没多少作用。可也是对书生的肯定嘛。给书生更多动力。这次大忙。要到28号。祝己好运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