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轰动 (第2/3页)
生气。奴家对后面的故事,越来越期待了呢!”
沈欢讪笑一声,心里暗怪如怡姑娘在自己妻子面前就向他抛媚眼了。
这时候小莲儿又嚷了起来:“大哥,快讲啊,人家要听那时个猪八戒的故事。”
沈欢头都大了,他与学生们只将到孙悟空给压在五指山下而已,至于猪八戒,此时还没有出场。不过这几日给小莲儿缠得没有法子,这一能拣了一些猪八戒的故事,说了出来,断断续续,根本不成一章。
他不可能真把《西游记》背的下来,因此有时是原文照将,有时是口水话。孙悟空下去就是唐僧的戏份了,而且有几集之多。这部小说,虽然很奇特,不过很多也是佛家地观点,比如这个唐僧,前期就刻画得很像一个佛了。这点不好,至少在这个时代。沈欢不可能帮着宣讲佛义,因此他打算删掉他很多戏份,只介绍个来历,就上西天取经了。反正玄奘地故事,民间大家都知道。也不必太过计较了。
《西游记》里有很多东西,在这个时代,以他的身份,还真不敢说。/比如孙悟空那句“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打死他也不敢从嘴里说出去!
苦着脸,沈欢道:“年后再讲成不成?让我仔细思量思量。”
“不成!”小莲儿不依。“我就要过年听嘛!我就要先比你那帮学生知道故事地情节,羡慕死他们!”
沈欢无奈了,只能求救式地看向王璇,让她救驾,哪知道王璇只是低下头,当作没看就。至于如怡姑娘。更绝了,从旁边搬来两张凳子。一张给王璇,一张自己,坐了下来,再招呼小莲儿过去,抱在腿上。
“讲吧,沈公子,要怪就怪你自己把故事讲得太动听了,太吸引人了。”如怡姑娘咯咯笑道,“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听了。”
沈欢没有办法了,于是。紧箍咒出来了。高老庄也现身了,那可爱又可恨的猪八戒大哥。也威风又可怜地出场了。
一个晚上,在沈欢口干舌燥中。算上龙马,唐僧四师徒,终于组合成功。一起开始了西天取经地故事。将到这里,沈欢以夜深要休息,打算停一停了。大家都同意,自去休息了。可沈欢梦想的休息,没有多久,翌日一大早,两个女人,一个女孩,又出现在他面前了。
原因很简单,故事越来越精彩了。西天之行,大家都颇为期待他们师徒的故事。她们熬不住诱惑,眼看要过年,都要听一听才过瘾。
沈欢又没有办法了,于是乎,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经典故事,又一一登场了。
倏忽就到大宋熙宁三年了。不过这个新年,沈欢过得最不舒心。给一帮人缠着讲故事,连年饭都吃得没有滋味。可面对几女幽怨哀求的目光,他几次没有办法,只能尽力把西游的故事讲完。他现在恨死了这只死猴子,要不是他这般有魅力,他能让人堵在家门口要求大讲故事吗?
出了初五,他就基本上把西游地故事讲完了。当然,他可不想年后再向那些学生讲一遍,因此让小莲儿向他们讲一讲漏下的,之后干脆又聚集起他们,一起开讲。就这样,唐僧师徒一度成为海州知州府邸最有名的人
出了初八,好了,猴子的故事终于完了,能回东土了。在一片欢呼赞叹之中,沈欢也终于功德圆满了。他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一歇了。面对孩子们崇拜的目光,他也甚有成就感。
不过此事还没完,到了初十这天,欧阳杀上门来,直接就问起《西游记》一事来。
此时沈欢一见都还在后圆大厅,刚吃完早饭,他也就打算歇歇就开始做他的大业了。海州官场一直公休到十五,不过他是做大事之人,不可能真休息到那时候。像周季,初五才出,就奔到东海,为盐场之事劳累操心了;而海州海军一事,郭逵也没有因为年关多有耽误,与周季一道成了海边的观望者。
现在沈欢有西游恐惧症,一听到别人提起,就要头疼,欧阳来势汹汹,追问此故事详情,沈欢当即就要退避,给欧阳拉住,他就把小莲儿拉到前面,做挡箭牌,说故事详情,这位小姑娘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问她就可。欧阳顿时急了,指着沈欢,道:“我当然也知道故事,我问地是另一回事。”
“你也知道故事?”沈欢倒是奇了。
“废话!”欧阳没好气地道,“我又不是聋子,来你府邸,几次三番听你那些孩子在讨论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我能不好奇吗?一好奇,我能不问吗?一问,我能不知道吗?”
几个反问,让沈欢脑袋又涨了,道:“既然知道,你还问什么?”
欧阳搓了搓手,看看四周,这才看到人家女眷还在,特别是沈老太太都在,赶紧不好意思地问候。沈氏笑着问他吃饭了没。来早一点还可以一起吃。欧阳又忙说自己已经吃完,让沈老夫人不用客气。
沈欢的母亲没有客套,嘱咐了几句,在下人的陪同下,先退回去。休息去了。至于王璇,留在厅里,吩咐下人招呼欧阳,与小莲儿一道收拾东西。
“子贤,你觉得这故事如何?”欧阳问得很神秘。
“应该是极好的。”沈欢没有客气,废话,《西游记》若不好。还有多少好的小说?
“那你觉得刊印成书如何?”欧阳问出了此行的目地。
“你是说要写成书?”沈欢瞪大了眼珠,“不成不成。”,几十万字地砖头一样厚的书,要他用毛笔来写,不是要他的命吗?能与大家详细原汁原味地讲上一讲,就很费精力了!
“为什么?”欧阳也一瞪眼珠。
沈欢手一摊。光棍地道:“此故事太长,让小弟讲讲还可以。要写成书,恕沈某不奉陪了!”
欧阳急道:“子贤,此故事虽有神魔之说,然而其中故事,为兄觉得大有深意,若能刊而成书,对教化或者警醒,不无意义呢!”
沈欢倒是讶了一下。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地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地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地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地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地必胜信念。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地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地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
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地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地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地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地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沈欢后世而来,当然不会让此故事失了它的原味。自唐之后,说西游的书不少,然而惟有《西游记》历数百年而不衰,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在其中的刻画上见了功力。
而且沈欢还有选择性的取舍。比如对佛家的态度上,对于佛教,很多教义,太过消极,沈欢极其不喜欢,因此原著对佛家世俗的刻画,他也讲了。另外,他对唐僧的描画,可比原著要恶劣得多了,通过更读多篇幅,把唐僧描写成胆小懦弱又迂腐的形象。
至于孙悟空,他极其喜欢的角色,也通过加工,弥补了原著的缺陷与作者的不足。比如小说里,孙悟空开始是不畏一切的形象,后来却经过佛家的教化,说出“服了”的话。这一点,沈欢的故事里,当然不会出现。
他对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理由,除了感恩唐僧的相救外,还有求取自由的态度。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